携手织梦:让残疾人自强就业、活出精彩
1月5日,在湛江盛华玻璃容器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生产线上,33岁的听障员工吴德芬在无声的世界里整理、包装生产线上的玻璃容器,工作效率不亚于其他员工。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这份工作给了他特别的尊严,让他在岗位上活得精彩。
湛江盛华玻璃容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法国SGD制药集团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2018年以来,公司积极为残疾人创造就业岗位,把残疾员工当家人一样关爱,帮助残疾员工书写精彩人生。
为员工提供一个“跳舞”的舞台
“他们特别单纯,没有小心思,日常工作也很勤快。他们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有时甚至比普通人做得更好。”盛华玻璃的生产线负责人方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眼里,残疾员工往往无法完成生产工作,但公司生产线上的一些残疾员工不仅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能力也很好。
洪从小就有听力障碍,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父母60多岁,没有稳定收入。他的弟弟还在上中学。2020年到盛华玻璃工作后,每个月领工资。除了给自己留必要的生活费外,洪还会把剩下的转给父母,为他们减轻压力。采访当天,在手语老师的翻译下,洪对记者微笑,并用手语示意他的工作给了他特别的信心。以前,他总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现在他不仅能和同事一样快速完成工作,还能拿到一样的工资和待遇,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里,我感觉我和同事们一样。我们一起努力完成这项工作。遇到什么需要沟通的事情,说不清楚就用手机打字沟通。大家对我都很好。”李也是一名听障员工,是公司众多残疾员工中最积极的一位。她是2022年才入职的。李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偶尔还热心地帮助其他残疾员工交流。过去,李除了工作,回家休息,很少与同事或身边的人交流。这项工作给了李信心。现在她也交了一个同样是残疾人的男朋友,正在考虑一起建立自己的幸福家庭。
1月5日,在湛江圣华玻璃容器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内,李秋婷正用手语和同事进行沟通交流。1月5日,在湛江盛华玻璃容器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李正在用手语和同事们交流。
用心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帮助残疾人,不能只靠一两次慰问。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份工作,让他们有尊严、有信心地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盛华玻璃人力资源行政总监梁群波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共有员工606人,其中残疾员工13人。为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公司一直在尝试设立残疾人岗位,积极为残疾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还帮助他们掌握了知识、技能,找到了自信。
“残疾工人由于先天缺陷,更难掌握技能、速度和沟通,必须更有耐心,在前期训练中投入更多。”梁群波说,目前公司大部分残疾员工都是从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招聘的。前期要请学校老师到公司帮忙翻译,心理辅导。虽然前期培训难度相对较大,但这些员工立足岗位都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为了给残疾员工一个温暖的“家”,盛华玻璃在每次组织员工生日会或团建活动时,都会对残疾员工给予特别的关爱,耐心沟通,询问残疾员工的喜好,细心考虑他们的身体条件,努力让他们和普通员工有一样的感受,让他们也能和谐地参与到公司的大家庭中来。一次次贴心的关怀,一次次细心的活动,让残疾员工找回了自信;一次次掌声,让他们找到了归宿,找到了为梦想奋斗的动力。
多方关爱传递力量让爱“明朗化”
近年来,我市在湛江市残联的领导下,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用人单位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帮助残疾人家庭改善生活。
据了解,该市已出台《湛江市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三年内城乡新增残疾人4000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以上。湛江市残联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农村残疾人、残疾大学生等。,联合事业单位、国企、民企,通过就业促进、就业援助、就业促进三大类14项行动,促进我市残疾人稳定高质量就业。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劳动年龄残疾人8.5万人,已就业4.29万人,总体就业率50.19%。城乡共有10,400名残疾人就业,其中2022年为2,769人,2023年为7,727人。
为了解用人单位的就业需求,帮助残疾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湛江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残联开展了“访企业拓岗位促就业”专项活动,走访了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分公司等150余家用人单位。积极宣传残疾人就业政策,为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解决困难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就业形势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继续积极配合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利用大数据共享,湛江市残联认真核对身份、岗位、社保缴纳信息、安置人数等。,并准确做到“一个不缺”“一个不假”。动员各级残联准确识别各类残疾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用人单位推荐残疾人,鼓励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两年来,全市审核残疾人用人单位2716家,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6522人,配合财税部门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45亿元。
为残疾人开辟居家就业渠道,鼓励他们融入社会,用自己的劳动打开幸福生活的大门。该市举办了60多期种植红橙、养虾、养鱼、生蚝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和手工编织、糕点制作、烹饪、电子商务、带货Tik Tok等职业技术培训班,培训了4110名残疾人。开展了湛江残疾人就业创业先进典型事迹征集和残疾人故事讲述活动,全国各地残疾人积极参与。参赛作品包括就业、创业和帮助残疾人。举办公益竞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湛江市残联举办2023年广东省“创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湛江选拔赛决赛,评出金奖4名、银奖4名、铜奖8名,获奖项目获得最高2万元现金资助。其中,莫志全的我市“秋园餐饮”项目进入广东省“众创杯”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决赛,获得企业组自强铜奖,激发了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群体的创业创新热情,为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