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变“金树林” 助推实现碳中和

ze1年前新闻555

近日,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发布了《土地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入选。

据了解,陆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空包含37个典型案例,均分布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涵盖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和海岛。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在固碳和储碳、应对气候变化、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湛江是中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地级市。湛江以“红树林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

近年来,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在加强现有红树林保护的同时,稳步推进退化红树林生态修复,在保护区内已退的养殖池塘、滩涂等区域实施红树林种植,逐步增加红树林面积。

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共营造红树林380公顷,为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栖息地,提高了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2019年,湛江市将把广东省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至2019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产生的碳汇开发成为全国首个符合认证碳标准和气候群落生物多样性标准的红树林碳汇项目。

2021年3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了VCS开发管理机构Verra的评估,并成功注册。同年6月8日,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签署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首个5880吨碳减排转让协议,标志着中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正式完成。转让的碳减排量用于抵消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项目收益用于红树林恢复地块的管理和保护以及社区参与,以持续保持红树林生态恢复的效果。

作为国内首个红树林碳汇项目,该项目已由第三方核算,碳汇量已明确。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有效盘活了自然资源资产,为红树林等蓝碳生态系统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示范。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通过对红树林建设产生的碳汇进行估值,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可以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资金来源,支持生态修复的发展。碳汇发展交易所的收益反哺红树林恢复与管理、科普教育等。,为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生态修复开辟了道路,形成的社区共管模式可以促进生态修复长效机制的逐步形成,对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2年6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湛江联动开发区(以下简称“湛江联动开发区”)获批设立。两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省级湛江联动开发区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法治服务等领域40多项改革创新经验的...

湛江钢铁超高强钢热卷均匀软化退火机组提前建成投产

湛江钢铁超高强钢热卷均匀软化退火机组提前建成投产

第一卷1470DP超高强钢成功下线。9月10日上午,湛江钢铁超高强钢热卷均匀软化退火机组提前3个月正式建成投产,第一卷1470DP超高强钢成功下线,开启了机组投产即实现集控“智造”新篇章。该工程的投产...

2024湛江网上年货节正式启动

2024湛江网上年货节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记者林石湛 摄活动现场。记者林世展摄1月18日,由湛江市商务局指导、湛江市电子商务联合会主办的2024年“乐购湛江年货节”启动仪式在霞山区邮政大厦举行。据悉,该活动将于1月18日至2月17日...

为退役士兵就业提供暖心服务

连日来,2024年春季全体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陆续开班,全市300余名退役士兵参加了培训。(3月28日《湛江日报》)本次培训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全市所有县(市、区)举办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班十期以上。二...

过节别忘“护”健康 这些细节得拿捏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过节别忘“护”健康 这些细节得拿捏新华社记者侠克春节期间,人们纷纷踏上探亲访友、外出旅行、欢聚畅聊的假期旅程。喜庆祥和的氛围下,呼吸道、肠道等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

送法进企业 纾困解惑促发展

近日,麻章法院法官深入辖区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普法讲座等形式,为企业提供足不出户的上门法治宣讲。“法官专门到企业与我们面对面交流普法,针对生产经营中遇到矛盾纠纷该怎么解决、如何预防风险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