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说|亏损3.81亿元、应收账款高企,金域医学遭遇业绩危机

ze5个月前社会370

金域医学(603882.SH)遭遇了上市以来最严重的业绩危机。

年报显示,这家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减少15.81%;归母净利润亏损达3.8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6.43亿元,首次年度亏损。

应收账款高企、现金流吃紧、固定成本难以压缩、常规业务竞争加剧,使得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同时发布的一季报情况也并没有好转。2025年第一季度,金域医学营业收入为14.67亿元,较上年下降了2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78.53万元,同比下降49.09%。

即便如此,金域医学仍坚持高比例分红和股票回购,反映出在业绩承压下试图维护股东关系,但也引发了对其未来战略可持续性的质疑。根据权益分派计划,2024年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07亿元。

金域医学曾是中国第三方医学检测行业的明星企业。得益于新冠疫情期间核酸检测需求井喷,公司在2020年至2022年间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爆发式增长。2022年,公司营收154.8亿元,归母净利润27.53亿元,股价一度飙升至171.47元/股。然而,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核酸检测需求骤然消失,金域医学业绩断崖式下滑,暴露出潜藏已久的结构性问题。

金域医学试图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发布自研医疗大模型“域见医言”,并在2025年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提升AI辅助诊断能力。医疗AI赛道回暖带来短期市场关注,但医疗AI商业化尚处于早期,监管壁垒和实际变现能力远未成熟,对投资者来说仍是镜花水月。

疫情红利退潮

金域医学曾依托核酸检测业务实现业务量与营收的爆发式增长。2020年至2022年,公司营收从82.44亿元跃升至154.8亿元,三年几乎翻倍。

然而,快速扩张背后是巨大的垫资压力和应收账款积累。

疫情期间为抢占市场,金域医学与多地政府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核酸检测,但回款周期长、坏账风险高,导致2022年末应收账款高达74.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超50%。随着核酸检测需求消退,这些未及时回款的账款开始暴露信用减值风险,直接侵蚀利润空间,成为后疫情时期沉重的财务负担。

疫情结束后,金域医学不得不依赖常规检测业务维持营收。但常规项目如血常规、生化检测市场已高度饱和,增速有限。与此同时,医院自身检验能力提升,加之医保控费政策收紧,第三方检测服务需求受到压制。此外,同行如迪安诊断、艾迪康纷纷加大投入,展开价格战,金域医学在量价齐跌的双重打击下,常规业务营收增长极其艰难。2024年业绩表现已经说明问题。

检测行业属于典型的高固定成本行业,实验室、设备、人力成本占比极高。金域医学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扩张,建成了50家医学实验室和近800家联合实验室网络。疫情过后检测量锐减,固定资产折旧与人工成本摊薄至单次检测成本上,导致经营杠杆失效。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员工人数减少了1173人;支付给职工现金19亿元,同比下降20.49%。尽管大幅控费,但固定成本劣势短期难以彻底化解,压制了利润修复的弹性。

截至2024年12月底,金域医学应收账款余额仍高达43.96亿元,占总资产52.30%,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61.14%。回款天数拉长导致计提坏账准备不断增加,2024全年信用减值损失达6.19亿元。应收账款的沉淀使公司现金流紧张,2025年一季度公司账面现金余额下滑至19.35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5.15亿元。

后遗症还未结束,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1.06亿元,这也直接导致业绩继续亏损,亏损额为0.28亿元。即使在连续亏损、现金流承压的背景下,金域医学仍坚持高比例现金分红。2024年派发现金红利4.07亿元,同时以2.1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合计现金流出6.18亿元。

这一策略是否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还未有定数,短期内稳定了部分股东情绪。主要股东梁耀铭及其关联平台合计获得数千万元分红。分红消耗了本已紧张的现金资源,削弱了公司对研发、技术投入与新业务孵化的能力。

医疗AI商业化尚处于早期

随着大模型技术崛起,医疗AI赛道在2025年迎来新一轮资本关注。金域医学自去年起加速布局AI领域,推出“域见医言”医疗大模型及“小域医”智能体,整合30年医检数据及知识积累,支持多模态、多组学信息整合。2月,公司接入DeepSeek-R1模型,进一步提升AI性能。小域医已覆盖52万医生用户,月度使用量接近10万次,表明金域医学在医疗AI应用场景中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金域医学早在2017年便成立病理医生集团,布局病理AI领域。公司与腾讯AILab、舜宇光学科技合作开发的智能显微镜已获得NMPA注册证,并在宫颈癌筛查等应用中实现检测效率提升4倍。然而,受限于政策规范与医院内部流程调整,病理AI尚难以形成大规模商业变现。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明确AI辅助诊断不可单独收费,加剧了商业化难度。短期内,病理AI更多承担辅助降本增效的角色,盈利贡献有限。

病理AI是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病理切片图像进行自动分析与诊断的技术体系,核心目的是提高病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率。医疗大模型则是基于大规模医疗数据(包括文本、图像、基因组数据等)训练而成,能够进行多任务、多模态分析,支持从检前智能推荐、检中辅助诊断到检后报告解读的全流程服务。根据披露,金域医学的“域见医言”能够整合基因、病理、蛋白等多组学信息,目前受限于政策和实际应用场景,商业化进展相对缓慢。

战略上,金域医学提出“医检4.0”,着力推进检验流程全链条智能化,通过智能物流系统、智慧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降本增效。在部分医院项目中,检验报告解读效率提升30%,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15%。尽管数智化转型初见成效,但转型过程涉及硬件升级、人才培训、流程重构,短期投入巨大,对现金流形成较大压力。且行业内数智化转型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竞争优势尚未明显建立。

尽管高举AI与数字化转型大旗,金域医学在研发投入上却出现收缩。2022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6.33亿元、4.67亿元和4.00亿元,连续下降。目前公司研发的相关产品多集中在体外诊断领域,创新深度与广度不足。面对医疗AI、智慧病理等快速演进领域,金域医学若研发资源投入不足,将难以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存在被行业领先者超越的风险。

目前金域医学的产品管线涉及从基础检测到精准诊断的多个领域,且在不同疾病的早期筛查、分型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肿瘤、神经免疫性疾病和遗传病等领域,包括通过推出阿尔茨海默病早筛、遗传病全基因组测序升级等项目。部分产品如精准筛查项目、基因检测产品,尽管技术上领先,但市场教育和推广的难度较大。

相关文章

昔日千亿房企告别A股!*ST世茂、ST中南锁定面值退市

昔日千亿房企告别A股!*ST世茂、ST中南锁定面值退市

【/h/]界面新闻记者|郭晶晶【/h/]继阳光城、泰禾集团、泛海控股、蓝光发展等房企之后,*ST世茂(600823。SH)和ST中南(000961。SZ)接连锁定了退市a股的命运。【/h/]5月15日...

趁乱扩大占领地,以色列已控制加沙50%以上地区

趁乱扩大占领地,以色列已控制加沙50%以上地区

在全球关注美国的关税措施之时,不再遵守停火协议的以色列趁机扩大了在加沙的占领地。以色列**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已经放话,明确以色列将分割加沙。 当地时间4月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伊斯雷尔·卡茨前往加沙南...

除了马斯克560亿美元天价薪酬获批,特斯拉股东大会还有哪些看点?

除了马斯克560亿美元天价薪酬获批,特斯拉股东大会还有哪些看点?

【/h/]界面新闻记者|杨世瀚【/h/]在6月14日凌晨举行的特斯拉股东大会上,美国史上最大的高管薪酬计划迎来投票结果。特斯拉股东批准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560亿美元(约4000亿元人民币)的薪酬...

深圳宣布取消“豪宅税”,1500万的豪宅将减少近67万税费

深圳宣布取消“豪宅税”,1500万的豪宅将减少近67万税费

界面新闻记者 | 王妤涵 继上海、北京之后,深圳成为第三个取消“豪宅税”的一线城市。 11月19日晚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取消普通住房...

广东外贸工厂出海:“小单快返”热潮下,海外仓成了新战场

广东外贸工厂出海:“小单快返”热潮下,海外仓成了新战场

【/h/]界面新闻记者|张喜龙【/h/]“我们找到的所有客户都在寻找海外仓库。海外仓现在是一种趋势。”在第135届广交会上,宋杰刚刚接待了一位来自印尼的客户。他的公司是一家潮州厨具厂,5年前开始发展跨...

储能“史上最低限价”招标结果出炉

储能“史上最低限价”招标结果出炉

【/h/]界面新闻记者|高静【/h/]储能最低价再次刷新。【/h/]5月29日,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柴动力)发布5mh液冷储能系统电气部件框架协议项目中标候选人公告(以下简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