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达|有机颜料出口一哥信凯科技:市占率、净利双双下滑
界面新闻记者|梁毅
从今年3月提交表格到11月过会,浙江新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凯科技”)一直处于上市进程的中间。
新凯科技主要从事有机颜料及其他着色剂的产品研发、销售和服务。与大多数IPO公司相比,新凯科技的特别之处在于制作模式——没有独立制作。会上,上市发审委问询的重点也是公司的业务模式和业务发展的稳定性。
进入试生产阶段
报告期内,新凯科技主要向供应商采购按公司要求生产的有机颜料等着色剂产品,分别占主营业务成本的93.27%、94.88%、93.05%和94.04%,其中部分供应商百合和七彩化工也是公司的竞争对手。
下游方面,新凯科技的主要客户为DIC有限公司、弗林特集团、圣维克集团、宣威集团、艾仕得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新凯科技开始了自己的生产。根据审计中心的意见函,公司自有生产基地辽宁新凯和辽宁紫源正在建设中。
其中,辽宁紫源建设项目尚处于建设前期。位于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滨海化学工业园。建成后将从事高品质永久紫色有机颜料的生产,设计产能1500吨/年。
据披露,辽宁紫园项目于2023年9月完成主体建筑基础工作;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所有设备安装;2024年第三季度完成生产线调试;2024年第四季度进行生产线投料调试和试生产准备工作,2025年开始试生产调试。
辽宁新凯建设项目拟生产的产品为5000吨有机偶氮颜料和5000吨偶氮染料。2023年8月起,辽宁新凯进入试生产阶段;9月,生产线经过试生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入固定资产。
截至2023年9月30日,辽宁新凯已陆续投入颜料、染料试生产用材料,共生产成品77.53吨,其中已销售24.97吨,销售金额349.84万元。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新凯自建项目年销售收入59881万元,以公司2022年收入11.92亿元计算,约30%。
新凯科技也明确表示,公司还计划在自建生产基地投产后,同步增加外部供应链的采购量,以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务规模,自建生产基地对应的收入占比也将降低。未来将形成以外供为主,自建产能为辅的供应链资源结构。
后期业绩下降
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有机颜料供应商按销售规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国际供应商DIC有限公司和霍伊巴赫,DIC有限公司和霍伊巴赫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其次是几家中型企业,包括美国的DCL公司、日本的东洋、印度的SUDARSHAN和Vibrantz Technologies Inc、中国的百合、七彩化工和双乐,年销售额都在10亿元以上;第三,数百家小企业,主要在亚洲,年销售额不到10亿元。
2020-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新凯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9.97亿元、12.06亿元、11.92亿元和5.3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119.12万元、8902.27万元、8764.98万元和4076.42万元。
根据招股书和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有机颜料专业委员会评估,2015年至2022年,新凯科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有机颜料出口行业第一。根据市场研究未来的数据,2020-2022年,全球有机颜料市场规模分别约为350.05亿元、337.86亿元和368.62亿元,公司有机颜料销售金额分别为9.5亿元、11.47亿元和11.45亿元。该公司在全球有机颜料市场的份额约为2.71%和3.39%。
相比之下,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相对稳定,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商业模式的差异。公司的经营模式是直接采购成品,然后对外销售。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定价模式是以产品采购成本为基础与客户协商产品销售价格,而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主要受其上游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以及自身产能利用率和产品销售价格的影响。
换句话说,未来受独立生产模式影响的公司毛利率会有波动吗?
上稿中,新凯科技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
2023年1-9月,公司营业收入7.93亿元,同比下降15.91%,其中主营业务销售均价同比下降9.63%,销量同比下降5%;归母净利润6649.05万元,同比下降6.75%。
新凯科技解释称,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导致下游需求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