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价差扩大,重卡“油转气”进程加快
界面新闻记者|侯瑞宁
中国重卡领域“油改气”进程正在加速。
继去年9月国内天然气重卡月销量占比首次超越燃油重卡后,今年3-5月再次被超越。其中,天然气重卡5月销量占同期重卡总量的49.2%,高于燃油重卡(42.2%)。
7月4日,在卓创资讯举办的西北LNG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界面新闻了解到上述数据。
从销量同比增速来看,燃气重卡和新能源重卡销量均实现翻番。今年1-5月,国内中重卡累计销售27.7万辆,同比下降6.1%。其中,燃油重卡销量下降33%,燃气重卡增长127%,新能源重卡增长134%。
据第一商用车网最新预测,今年6月,国内天然气重卡同比增速为25%-30%,国内终端市场渗透率为36%-38%。
天然气重卡是指以天然气为燃料的车辆,主要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压缩天然气(CNG)。
油气价差扩大是天然气重卡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隆众资讯近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北方地区加油站零售价约为4-5元/升,而0#柴油价格在7元/升以上。
在本次大会上,陕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战略产品销售部副经理周子龙表示,只要油气价差超过1元,天然气重卡的经济性就高于燃油重卡。目前油气价差在2-3元之间,天然气重卡替代柴油重卡的可能性在加强。
陕汽集团是中国第一家开发制造天然气重卡的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天然气重卡销量已超过18万辆。此外,中国重汽(000951。SZ)和一汽解放(000800。SZ)也是国内大型燃气重卡制造商。
近两年,随着俄乌冲突、天然气供需关系宽松等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溢价效应减弱,国内LNG工厂出厂价和国际LNG现货价格大幅下跌。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我国LNG出厂价已从2022年最高的8500元/吨降至目前的4500元/吨,降幅约47%;从中国进口的现货LNG的到岸价格已从2022年最高的近70美元/百万btu降至目前的约11美元/百万btu,降幅约83%。
除了燃油成本低,国家层面推动的国六排放标准也促进了燃气重卡的发展。
去年7月1日起,全国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和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B阶段的汽车。排放标准升级包括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
根据不同的排放要求,国六标准设置了国六A和国六B两个排放限值方案,国六B阶段排放标准更加严格。此前,全国轻型汽车和重型柴油车已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a阶段。
周子龙认为未来燃气重卡仍有很大市场。[/k0/]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国内油气价差将长期保持稳定。据其监测,今年7月,油气价差将超过3.22元,有望达到历史最高价差;今年差价稳定在2元左右。
第二,加气的便利性将进一步解决。从2010年的100个加油站到2023年的5659个。另外,厂家对燃气重卡进行了改造,扩大了气瓶的容量,续航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三,天然气重卡的经济性显而易见。根据计算,在油气价差保持在3元左右的情况下,燃油车每公里燃油成本为2.376元,天然气每公里燃油成本为1.386元。如果进行煤炭运输,燃气重卡每公里利润比燃油重卡多1.05元。
天然气重卡销量的快速增长给加气站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大会上,中石化浙江石油公司天然气业务部经理朱宏鑫表示,为满足燃气重卡的快速增长,公司今年计划新增21个加气站。据其介绍,目前浙江省共有99个加油站,中石化占50.5%。
朱宏鑫表示,与汽柴油价格由国家指导不同,液化天然气完全采用市场定价,因此竞争激烈。目前,在涉及加气站价格的情况下,部分LNG加气站已经关停。
朱宏鑫认为车用液化天然气的市场未来会越来越大,但由于加气站零售业务的激烈竞争,利润水平很低。
为了保证LNG加气站取得更好的盈利效果,朱宏鑫建议从资源交换、库存运营、货运效率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h/]在资源交换方面,不区分运输距离,而是采用一价到货资源,对比全省接收站资源,匹配优化资源,实现最大差价。
在库存运营方面,发挥储气优势,结合市场情况扩大价差;运费方面,将加油站的需求、承运商的配送计划、接收站的辐射范围有效结合,实现承运商回程车不跑空和降低公司运费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