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韧性供应链,重塑全球合作

ze1年前默认736

在过去几年中,制造业在端到端供应链和生产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需求波动、成本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和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些挑战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应变能力,导致企业错过了很多收入增长的机会。

许多企业的应对措施是引入短期解决方案,并将其快速应用于复杂的全球网络,以提高成本效率并争取按时交付。其他企业采取了被动策略,如增加库存,但这是昂贵的,因为用于生产的库存价值已攀升至1.9万亿美元。

供应链的弹性和稳定性关系到全球经济的合作和增长。为了全面调查企业如何应对和控制工程、供应、生产和运营领域的影响,埃森哲创建了涵盖31项关键能力的弹性评估框架,并对全球11个行业的1200多名高管进行了调查,以评估其企业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投资和成熟度。

我们以工程、供应、生产、经营等领域为背景,将韧性定义为企业主动感知外部冲击,快速调整、适应新环境并从中恢复的能力。从生产到物流,从销售到交付,他们能比竞争对手更快地应对变化。

结果显示,全球被调查企业全部31项应变能力的平均成熟度得分为56分(百分制)。受访高管表示,受端到端供应和制造领域企业的影响,本企业错过的营收增长高达7.4%-11%。


调查显示,高韧性企业(在评价中处于韧性成熟度前25%的企业)更好地把握了机会,其营收比处于成熟度后25%的同行高出3.6%。更强的弹性也给了它们竞争优势,它们的息税前利润比弹性较低的同行高出1.2个百分点。这些高弹性企业投资于一系列关键弹性能力组合,并取得了更好的经营成果。



中国对弹性企业的看法


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市场复苏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围绕应变能力优化供应链布局、构建各项能力也成为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这次调查中,中国企业的平均得分为37,低于全球水平(56)。

大多数受访的中国企业仍处于复原力建设过程中。与更早、更大范围遭受供应链冲击、更早做出调整的全球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复原力各维度的能力建设上存在一定差距。然而,调查也显示,中国企业更愿意投资于复原力建设,受访中国企业计划将营业收入的6%用于复原力建设,高于全球4.5%的水平。

但零敲碎打的解决方案不足以建立弹性。中国企业需要彻底审视自己的业务和运营模式,然后制定覆盖整个企业的战略,围绕韧性投资构建31项能力,提高成熟度。其中,11项“韧性2.0能力”尤为关键。


打造中国企业韧性的四项措施


在数据、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些关键能力将支持企业重塑。建立稳定而有弹性的供应链,需要产业链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需要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合作共识。我们建议中国企业重点采取四项措施。


建立弹性供应和生产布局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重新审视其高度全球化的供应和生产网络的弱点,并开始减少对独家采购战略商品的依赖。目前,42%的受访企业正在采用多源采购策略,未来有此计划的企业将增加到72%。区域采购也再次受到关注。未来三年,主要通过该地区采购的企业比例将从目前的38%跃升至65%。

企业也在优先考虑根据邻近原则建立商业中心,将生产设施和销售集中在同一地区,以简化物流,改善库存管理,加快对市场需求的反应。未来三年,产品在多家工厂生产的企业比例预计将从目前的41%升至78%。与这种增长趋势相一致,企业在同一销售区域生产商品的倾向也在增加。预计三年后,这类企业的比例将从43%提高到85%。

在此背景下,正在加快出海步伐的中国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目标,前瞻性、系统性地规划本地和全球供应链及生产布局,充分认识到供应网络多元化带来的孤立经营风险――企业必须跨越不同地区和国界,适应完全不同的监管法规。在围绕风险消除的业务网络重大转型中,中国企业需要评估其以复原力为中心的能力和数字化成熟度水平,以便更好地释放价值,避免引发更多问题。


创建端到端可见性

企业需要有效地控制运营并实现其可见性。有了这样的能力,他们可以实时洞察供应商、工厂、车间、配送中心、物流承运商和客户,并共享数据。我们的研究表明,虽然中国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具备了对冲击事件的预警能力,但大部分企业仍然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才能完全了解冲击所带来的影响,从冲击中恢复过来也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希望缩短恢复时间的企业应进行需求预测,并建立端到端的智能控制塔。他们需要努力实现柔性供应网络和自主生产,从而使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价值链实时可见可控。

-需求预测能力包括结构化分析和对客户趋势的洞察,这可以促进新产品和服务的推出,并在出现短缺时帮助衡量需求的紧迫性。

-端到端智能控制塔可提供态势分析和端到端实时可视化,以便及早发现和纠正运行问题。

-柔性供应链和独立生产构成柔性骨干系统,使企业在面临持续波动时,能够动态改变某一地点的生产经营或转移生产经营地点,从而维持生产水平。


在设计之初嵌入韧性

目前企业面临着很多压力——不仅要提高韧性,还要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将韧性构建前移至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可以支持企业在第一时间创建合适的产品、流程和工作方法,并在产品设计阶段考虑供应链和生产支持。调查显示,未来三年,计划加强弹性设计的全球高管人数将从目前的17%跃升至63%。

围绕动态、可持续产品开发的Resilience 2.0能力,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实施“前端”战略。例如,digital twin解决方案通过提高透明度和提供生产活动的实时可见性来帮助建立弹性。2022年,中国近40%的数字双胞胎投融资将集中在制造业。

作为实体生产设施的数字化副本,digital twin系统可以深入到每一条装配线和每一台机器,支持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以前瞻性的方式识别和消除原型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在生产开始前迭代改进设计。该解决方案还可以帮助相关人员更方便地访问高价值的产品数据和见解,从而促进研究和设计阶段的协作。

此外,企业可以从开发工作一开始就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产品设计,并将其嵌入整个价值链。


培养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有韧性的企业需要去中心化的决策,接近运营的一线团队才能快速决策。这些团队应该能够使用新的数据驱动的预测工具及时制定策略,并在遇到冲击时缩短恢复时间。

为了让这种更加敏捷的组织模式发挥作用,员工需要具备有效使用这些高级功能的技术能力。例如,员工需要知道如何使用预测工具和可视化工具,并根据数据做出决策,从而控制现代供应链的复杂性。单一的职能团队很难理清这些复杂的情况,企业需要能够跨部门工作的员工。

埃森哲的研究揭示,超过68%的全球企业正在投资建立一支多技能的劳动力队伍,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和技能系统改善需求管理,并增加员工合同的灵活性,以利用更广泛的人才资源;在中国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半希望在未来三年内建立一支多技能、精通数字的员工队伍。


确保持久的复原力取决于将科学技术与人类智慧相结合的技能升级和技能再培训战略。企业必须加强和加快培养跨学科、跨部门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在这方面,“个性化学习路径”是一种可行的、可扩展的、高性价比的方式,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应对关键技能的短缺,营造敏捷文化,快速灵活地实现技能升级。


智能制造是目前制造业发展的关键,但从“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并不容易。针对人工智能(AI)在制造领域的水土不服,埃森哲与玛氏箭牌合作,利用第三代digital twin技术实现了生产知识和经验的数字化,突破了AI必须需要“海量数据”的误区和障碍,使“智能”服务于“制造”,有效提升了过程质量的控制和优化。

这一创新方案将人们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和运营知识数字化,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在数字世界AI和物理世界现场制造运营之间建立沟通渠道,让AI不仅能“看见”制造,还能“理解”制造。目前,该项目已在玛氏嘉兴工厂巧克力生产线实施,并在玛氏全球巧克力生产线复制推广。据估计,它将帮助火星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节省200万美元的综合成本。

该项目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价值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并于近日入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物联网创新榜”。

埃森哲的分析表明,投资于复原力建设和数字化成熟度的企业明显超过了同行。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引入这些实践的先行者(即最具弹性的企业)平均每年获得8.3亿美元的新收入,而缺乏弹性的企业无法分享这一成功。下一波震荡尚未汹涌,现在是迅速行动、加大投资的绝佳时机。

相关文章

原来有一种焦虑,叫数学焦虑

为什么做梦的时候总是梦到自己解不出数学题?为什么毕业后会整夜梦到做数学题?有些人会对数学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不仅存在于数学课和考试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与数学相关的事物的回避中。这种对数...

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 具体是怎么回事??

妈妈回应孩子在校撞护栏坠楼 具体是怎么回事??

妈妈回应孩子在学校撞护栏坠楼。【/h/]【妈妈回应孩子在学校撞护栏】近日,西宁一小学生在学校撞护栏坠楼事件引发广泛关注。【/h/]据说3月14日,10岁的陈某·灿在学校和同学玩耍时,被同学推搡着摔倒在...

小心微短剧消费陷阱:自动扣费、宣传不实、退款无门……

【/h/]近两年,付费微短剧迅速崛起。然而,许多消费者反映,在享受这种新的娱乐方式的同时,他们会不小心陷入非法运营商设置的各种收费陷阱。【/h/]近日,记者采访多位消费者并进行亲身体验,发现不少问题,...

北漂年轻人,去通州租 3000 元两居室

【/h/]& quot;过去租一居室的价格现在甚至可以在通州租一套两居室。"【/h/]2014年,小李在通州梨园翠屏李楠小区以2600元的价格租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房子。从那以后,房租几乎每年...

“NPC文学”:以身外身,做梦中梦

“我的世界没有失败,只有经验值+1。」 & gt;& gt& gt & quot;日复一日,按照既定的程序走”& quot生活围绕着几个固定的地方,无需探索地图“& quot不敢主动沟通,充当背...

2025年,MCN走到了“分水岭”

2025年,MCN走到了“分水岭”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播场,作者:场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擅长吸引流量的MCN,或许也容易遭到流量反噬。 春节假期前夕,因为签约的网红艺人张大大被指霸凌工作人员一事,头部MCN机构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