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不足四年的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宣布关闭
界面新闻记者|周
由于向新能源汽车市场转型乏力,减产裁员成为日系品牌在华战略收缩的主旋律,东风日产是最新一个削减产能的。
据报道,东风日产位于江苏常州的工厂于上周五关闭。该工厂年产能约为12万辆,约占日产在华总产能的10%。这是日产首次关闭在华乘用车工厂。
东风日产回应称,基于整体战略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东风日产对内部产能和资源进行了优化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转型发展。东风日产在保证现有燃油车产能的前提下,加大了对新能源车的生产线布局和投入。工厂约300名员工已得到妥善安置,包括本地转岗和裁员补偿。
界面新闻公开资料显示,东风汽车常州基地于2014年7月初步签订建设协议,以满足东风自主品牌和东风日产的生产需求。该基地生产的车型包括东风风度MX6和东风沈峰AX5。
【/h/]为盘活常州基地产能,2018年6月,东风汽车与常州市政府签署常州基地整体资产重组合作协议,成立东风日产常州工厂,全面接收原郑州日产常州分公司资产和人员后开展新业务,全面升级生产技术。本次改造升级总投资约10亿元,将生产东风日产的车型。
2020年11月18日,东风日产逍客下线工厂生产线,标志着改造后的工厂正式投产。当时,东风日产以广州、襄阳、郑州、大连、常州、武汉六大生产基地形成南北战略布局,年产汽车160万辆,发动机150万台。
【/h/]但是不到四年的时间,东风日产的销量逐年下滑。从2020年到2023年,东风日产的年销量从113.3万辆的高位大幅下滑至67.37万辆。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基地成为新的负担。
界面新闻此前报道,东风日产武汉云峰工厂为了整合内部资源,已经转为生产蓝兔汽车。该工厂已投产琦君、琦君e-Power和艾瑞亚,年产能为30万辆。然而,这三款车型去年的批发销量仅为5.7万辆,产能利用率低至19%。
与此同时,另一个日系车品牌广汽本田正在大规模裁员,被裁员工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据悉,广汽本田已离职2300人。去年12月,广汽本田终止了约900名劳务派遣人员的合同,这是该公司成立25年来首次公开裁员。
过去日系汽车品牌都是把中国市场作为投资的重点方向,铺设产能,建设销售网络。然而,在新能源转型的压力下,日系汽车品牌的经营策略正在接近拐点。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日本品牌在中国的零售市场份额已经从4年前的24.1%的高位下降到14.8%。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意外发展,尤其是2022年以来比亚迪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强势崛起,导致日系品牌通过高口碑和低能耗在燃油车市场积累的竞争优势被削弱,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
今年2月,比亚迪主动发起行业价格战,秦加混动版价格进一步降至7.98万元,而5月搭载最新一代DM-i技术的比亚迪秦LDM-i价格仅为9.98万元,将中型车价格降至以往合资品牌紧凑型车的区间。
日产汽车公司内田社长在今年的中期经营计划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市场的价格比预期提前两年下跌。”目前东风日产、广汽本田等日系品牌也积极参与价格竞争,试图以价换量,但效果仍不明显。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超越燃油车成为消费者购车的主要选择。日系品牌想要扭转颓势,要看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资源程度。
根据规划,到2026年底,东风日产将推出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同时也将扩大出口业务。第一步,出口10万辆;本田计划到2027年在中国推出10款e:N品牌的纯电动汽车,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量将增至8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