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家族化、加码大湾区后的大家乐收入达历史巅峰
界面新闻记者|陆
界面新闻编辑|徐悦
香港餐饮连锁大家乐取得了历史最好业绩。
6月17日,达美乐集团(00341.HK)公布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业绩。报告期内,集团收入约86,914亿港元,同比增长8.3%;股东应占溢利为3.305亿港元,同比上升199.5%;本集团毛利率为11.4%,高于上一报告期的8.8%。
这一收入水平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财年已经超过84.96亿港元。
过去几年,大家乐在疫情影响下举步维艰,一度依靠香港特区政府的补贴维持经营。但疫情发生后,达美乐集团表示,报告期内香港所有业务(香港快餐、休闲、机构餐饮)均较上年有所改善。
在披露业绩的同时,大家乐集团董事局主席罗开光在财报发言中表示,新任CEO的上任标志着集团历经近十年的传承计划顺利完成,从家族管理向可持续经营模式过渡。
大家乐集团的背后是香港家喻户晓的罗氏家族。
[h/]1968年,罗腾翔和他的侄子罗创立了大家乐集团。罗腾翔的哥哥是香港知名饮料公司维他奶国际的创始人罗桂香,罗穆凯是罗桂香的儿子。1972年,罗腾翔的弟弟罗方祥在香港创办了另一家快餐连锁店——大快乐(00052。HK)。56年来,大家乐集团一直由罗氏家族成员直接管理。
不久前的4月1日,达美乐集团CEO罗德成(集团创始人罗之子)宣布辞职。接任首席执行官的梁克庭于2019年加入达美乐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工作了超过25年。罗开光表示,在过去几年的艰难岁月中,梁克庭展现了杰出的领导才能。
据《国家商报》报道,梁克庭曾表示,达美乐集团在更换CEO后,将明确分配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团队的权责。罗氏家族成员将继续在董事会中扮演决策者的角色,而公司的日常运营将委托给专业的管理团队。
除了新任CEO,担任达美乐中国区行政总裁的杨斌也于2016年加入达美乐集团,之前有多年跨国企业管理经验。
引入职业经理人后,大家乐似乎还是趋于稳定发展的。梁克庭今年3月表示,大家乐集团将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财年把利润率提升到中高个位数的水平,即两到三年内达到7%-8%。
达美乐集团有三大类餐饮,分别是快餐(达美乐品牌,一粥面品牌)、休闲餐饮(意粉屋、上海外婆家、米粉阵、祥子面馆等七大品牌)和机构餐饮(为学校、医院等公私机构提供餐饮)。其中大陆市场只开了大家乐品牌。
截至2024年3月31日,达美乐集团共有551家门店,其中香港380家,内地171家。在上一个财年,达美乐集团在大湾区新开了22家门店,创下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内地市场收入15.15亿港元,同比增长14.5%,而香港业务增长7.1%。其中,华南区快餐业务收入增长20.6%至13.52亿元,年内同店销售额录得11%增长。
大家都很高兴地说,这主要得益于集团对大湾区庞大的大众消费市场的集中拓展。此外,店铺效率优化计划也有助于提高利润。目前,12家门店正在规划中,我们将继续在大湾区寻找高质量的地点来扩大网络。
在产品方面,大家乐也在推陈出新,比如针对年轻人的“青椒海南鸡”、“荷叶饭”,还为上班族提供外卖早餐产品。在营销方面,大家乐近年来也推出了Tik Tok等社交平台,试图拉近与内地年轻人的距离。
目前中国大陆连锁快餐的主流价格带已经回归到20-30元,大家乐30元左右的价格带既能适应现在的消费趋势,又能帮助其下沉到中国大陆三线城市。此外,大家乐全天候营业,每次都有30多种菜肴可供选择。多场景覆盖的模式也让其具备了一定的差异化优势。
所以,把目光投向大陆的大家乐,不再吞了,开始开店。
杨斌今年3月表示,集团的目标是通过直接开店的方式,在两到三年内使达美乐在内地的门店数量达到280家。也就是说,集团将在三年内在内地新开约110家大家乐门店,即每年新开约37家门店。
不容易。一方面,大家乐的直营模式也使得其门店的扩张没有加盟模式那么激进。此外,大家乐门店面积通常在200~300平米,资产运营模式较重。要实现扩张门店的目标,压力不小。
另一方面,中式快餐接近“肉搏战”。在各大城市的主流商圈,每隔几十米就有米、面、小吃等店铺。
根据中国餐饮行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到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快餐赛道店数量约为416万家,占全国餐饮市场的48.2%,其中中式快餐店数量约为397.8万家,占快餐的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