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的意义
桂郝明
a股市场的股份回购最早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2015年以后才会大规模开展。
2015年股市出现“异常波动”,一度出现“千股跌停”,市场流动性风险凸显。这时,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宣布回购其股票。虽然投资金额相对于股票市值来说有点微不足道,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提升市场人气的作用,所以监管部门是很鼓励的。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主要是为了稳定股价,回购中常见的一句话是“显示企业对发展的信心”。现在市场上经常出现股票回购,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上市公司花几亿甚至几十亿元回购股份注销。一般来说,这类公司属于传统行业,业绩相对较好,手中现金量较大,股价相对较低,股息率较高。因为短期内没有成熟的投资项目,资金闲置。这类公司回购股份,有利于改善财务结构,优化资金配置,也具有利润分配的一些特征。
受制于市场走势,且回购数量不是很大,回购对二级市场的实际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目前,很多人都提到了海外市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推动股价上涨的案例,而这些案例中回购的股票数量非常大,通常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否则很难提升股价。其实真正这么做的公司也是个别的。
另一种形式是将回购的股份用于内部股权激励。在最新的《公司法》修订中,将此类操作的审批权交给了公司董事会,使得审批程序相对简单,也导致了这种形式的大量回购。
这种回购更像是一种获得员工股权激励股份的形式,不同于增发股票,不会导致公司股本扩大,但在二级市场购买股份会增加公司的现金支出。从财务角度看,一般不会对公司产生直接的正面作用,但对二级市场股价有一定的正面拉动作用。
最近出现了一些反对这种回购的声音,因为在很多投资人看来,这种回购其实是变相给员工发奖金。虽然股权激励存在一些限制性条件,但长期来看还是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股权激励会带来相应的限售股,到期解禁会给市场带来压力。所以这种形式的回购,市场反响不是很好,也很少有人把它和稳定股价的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近a股低迷,很多舆论呼吁上市公司回购稳定市场,监管层对此也非常重视。目前已有数百家上市公司提出回购计划,按照回购金额上限计算,总金额已超过1000亿元,是a股历史上最大的回购潮。
上市公司大规模回购对于扭转市场恐慌情绪意义重大。投资者对此也非常支持,并将其视为当前市场的重要利好。当然,要从根本上改变股市的弱势,靠上市公司有限的几次回购是不现实的,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
回购的真正意义在于提高市场信心,缓解流动性风险。至于股票走势能否改变,要冷静分析,客观判断,不宜盲目膨胀。
(责任编辑:周文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