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招商清单:易华录、国投智能、海量数据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2014年,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融合促进发展,渗透创造价值,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产生乘数效应。
【/h/]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及其蕴含的信息价值为核心生产要素,通过数据技术、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在各行业经济活动中充分释放数据和信息价值的赋能产业。
【/h/]2024年伊始,地方政府对大数据产业的招商引资越来越重视。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竞相发展的重点领域。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吸引国内外大数据企业和投资者入驻。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这种重视程度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各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h/]那么,国内大数据行业各大企业的动向如何?
易华录
【/h/]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易华录”)成立于2001年,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 *企业中国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国鲁花的战略定位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了数字音视频终端、内容和服务三大产业板块,荣获“中国高清第一品牌”、“国内影视剧最具影响力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等称号。
【/h/]以“全面打造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产业集团”为目标,鲁花集团提出了“1+3+N”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易华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已拓展至亚非欧三大洲。
【/h/]企查猫资料显示,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30日,注册资本66581.43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林永军。其经营范围包括: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电信业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推广、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软件开发;数据处理;软件服务;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项目的咨询、规划和设计。
【/h/]据企查查天猫股权穿刺图显示,目前易华录已在江苏、江西、辽宁、宁夏、北京、湖南等地布局66家企业。易鲁花在最新的投资者调查总结中表示,基于蓝光存储的超级存储在运营商、金融、广电、科研高校等关键行业具有很大的存量替代作用。空,以及自动驾驶模拟测试等新兴行业对数据资源的长期、安全存储管理需求将推动蓝光超级存储业务的增长。
【/h/]易华录公告透露,“十五”期间,易华录将重点打造数字政府、超级存储产品、IDC云计算、数字能源、数据湖基础设施和数据资产化服务六大业务体系,做优做强数字政府、超级存储产品和IDC云计算服务;重点培育数字能源和数据资产服务。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h/]——大数据产业链庞大。
【/h/]大数据产业链覆盖面广,上游为基础支撑层,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供应。此外,相关的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属于产业链上游;
【/h/]大数据产业中游以海量数据资源为基础,围绕各种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服务,包括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IT运维等。
【/h/]大数据产业的下游是大数据应用市场。随着我国大数据研究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地理等行业。
【/h/]-大数据产业总体情况
【/h/]自2018年以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VR、5G、区块链和边缘智能等一批新技术的融合不断加速技术创新。同时,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建设热潮,与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相关的园区加速发展,大数据产业持续壮大。
【/h/]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31.0%;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约1.6万亿元,同比增长20.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预计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在1.90万亿元左右。
【/h/]-大数据市场结构
【/h/]从产业结构看,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需求开始增加,大数据硬件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
【/h/]CCID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数据市场结构中,大数据硬件、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0.5%、25.7%和33.8%。近年来,大数据硬件的比重在逐渐下降,大数据软件和大数据服务的比重在逐渐上升。未来,中国大数据软件和服务市场将呈现出优于硬件市场的发展态势。
【/h/]从应用领域来看,大数据分析产品和服务已经从为电信领域客户提供业务分析、为银行领域客户提供风险控制管理等辅助业务决策,发展到为金融、电信、政府、互联网、工业、医疗保健和电力等多个行业的客户提供预测分析、独立和持续分析,以实现企业决策和行动优化。大数据分析产品和服务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各下游领域的业务特点不同,其对大数据分析产品和服务的具体需求也不同。
【/h/]CCID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数据分析市场下游行业中,金融、政府、电信和互联网位列应用领域前四位,占比分别为19.1%、16.5%、15.2%和13.9%,合计超过60%;其他关键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工业和电力。
【/h/]-大数据企业的竞争格局
【/h/]《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了2023年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榜单,从企业估值/市值、营收状况、创新收入、产品竞争力、细分市场潜力、领导能力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综合比较。,并结合行业专家的评分进行了评选。下表显示了详细信息:
【/h/]根据《大数据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计算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大数据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
【/h/]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并总体保持复苏态势。随着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大数据产业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创新和融合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宽,大数据市场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据预测,202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25万亿元,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5%。
【/h/]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与此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精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查猫APP】,最具性价比和功能性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