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机关高效履职唱响“海洋牧歌”
近年来,湛江市检察机关严格按照“优质高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统筹推进惩治犯罪、产业发展、公益保护、源头治理,高效履职,唱响“海洋牧歌”。
斩断伸向金鲳鱼的黑手
雷州湾海域金鲳鱼养殖业蓬勃发展。然而,从2019年开始,出现了一个专门在养殖场盗窃金鲳鱼的犯罪团伙,盗窃和销售分工明确。
“要建设‘蓝色粮仓’,就要斩断这些伸向海上牧场的黑手。”霞山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检察官说。
经查,该团伙涉嫌盗窃金鲳鱼56000余公斤,起获赃款54万余元。非法捕捞获利7.1万元至48.7万元不等。2023年底,霞山区检察院对陈某等20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为更好地保护渔民合法权益,市检察院联合公安、海警等职能部门,于今年3月至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打击盗卖海洋牧场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从源头上解决“养虾”的进口审批问题
市检察院检察官在办理某虾苗企业涉嫌走私“虾苗”案件时,发现我市进口“虾苗”审批时间在50个工作日以上。虾苗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季节性很强。“一旦错过养殖生产季节,‘种虾’的进口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承受不起。”湛江一家水产种苗公司的经营者说。
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市检察院依法向市农业农村局发出检察建议。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上级行政机关取消了市级机关对“养虾”进口的审批,进口“养虾”审批时间缩短了近一半。
“打击+修复”呵护海洋生态
在阳光明媚的空夏季,徐闻外罗港附近的水域生机勃勃。此前,徐闻男子焦某曾在此非法捕鱼。因被破坏的海洋生态环境尚未恢复,徐闻县检察院在依法追究焦刑事责任的同时,请求法院判令其购买鱼虾苗以增殖放流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
法院判决后,焦购买了价值3.6万元的鱼苗投入大海,以履行其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义务。
近年来,检察机关以打击修复为重点,督促行政机关清理违法用海和海洋污染面积6000多亩,清理污染海洋固体废弃物300多吨,不断完善补植、绿化、增殖、放流等多元化生态修复模式,放养鱼苗180多万尾,恢复红树林造林面积300多亩,通过检察办案帮助恢复海洋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