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湛江“海岸卫士”红树林

ze1年前新闻316

雷州市附城镇南渡江口的红树林。记者张凤凤摄

红树林摇曳,鸟儿成群,“海岸卫士”守护着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6月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生态修复扮靓蓝色海岸——湾更清、滩更绿、岸更美》为题报道了我国滨海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列举了山东日照的滨海风光带和厦门同安湾的环境治理后,重点介绍了湛江的“海岸卫士”红树林。

报告显示,湛江拥有广东“十大美丽海岸”和中国最大的红树林。它们擅长海岸加固和堤防保护,抵御台风和海啸,并维护沿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他们是远近闻名的“海防卫士”。如今,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树林面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正在逐年改善。5月23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发布《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结果显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为I级。

报道采访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级工程师张伟。5月21日,她带着她的同事从保护区来到雷州附属城市的红树林社区。到达预定地点后,她换了水鞋,带着装备来到海滩。几分钟后,我看到一排排黑色胶片整齐地排列在保护区的海滩上。在红树林湿地保护中,除人为影响外,生物入侵已成为摆在保护区面前的难题,严重威胁着湛江红树林的健康生长。“这是我们正在开展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治理项目。项目结束后,我们将回收所有这些黑色胶片。”张伟拿出手机,打开了去年拍摄的现场照片。“你看,这是我们治愈前的照片。当时,这里密布着互花米草。现在我们的人工清理工作已经完成,但我还得经常过来看看,确保这些黑色薄膜完全覆盖互花米草的残余根系,直到这些根系完全死亡。”话音刚落,她就开始带着保护区的同事检查地膜覆盖情况。

据介绍,目前,该自然保护区最重要的入侵生物是互花米草,互花米草是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和墨西哥湾。它具有适应性高、种间竞争力强、繁殖快等特点。它与淤泥质滩涂湿地的红树林栖息地高度重叠,并与红树林竞争生存空。

据初步统计,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总面积约750亩。控制互花米草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和综合方法。需要根据防治区域的具体环境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经过摸底调查,自然保护区最终选择割草+地膜覆盖的方式进行清理,目前整体效果良好。

除了互花米草,近年来,自然保护区还加大投入,积极开展鱼藤、茶花等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几个月后,互花米草被顺利清除后,这片海滩可以重新利用,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补植实现红树林的恢复和生长。

通过加强保护,保护区可以扩大森林面积和改善环境条件,为红树林湿地的生物提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通过加强科研监测,科学数据支撑保护区管理决策。

为了加强对保护区鸟类的保护和监测,张伟率先在保护区成立了自己的水鸟监测队。近20年来,鸟类监测工作持续开展。保护区内的鸟类数量从2007年记录的194种增加到如今的312种,琵鹭鹬和黄嘴白鹭等濒危物种成为保护区的“常客”。

相关文章

推动统战工作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实落细

8月16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在湛江统一战线举办宣讲报告会暨“同心大讲坛”首次开讲。**宣讲团成员、**常委、统战部部长程凤英作宣讲报告,民革**会主委、市政协副主席孙省利参加会...

湛江选调生:在基层“大舞台”大展拳脚

湛江选调生:在基层“大舞台”大展拳脚

编者按:******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

中共中央 国务院致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中共** 国务院致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贺电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

打造“乡土学堂” 盘活“自然教育”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场以“看渔村文化,参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区力量”为主题的活动在硇洲岛举行。中国第一所马蹄蟹自然教育地方学校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所马蹄蟹自然教育地方学校在湛江成立,体现了湛江生物多...

以“薯”会友庆丰收 共话遂溪好发展

以“薯”会友庆丰收 共话遂溪好发展

满载甘薯的大货车发车各地。 冬种春收,寒耕暖获。眼下正是遂溪冬薯丰收的季节,鲜红饱满的甘薯摆满了田间地垄,空气中弥漫着红土翻松后的清香气息。与会嘉宾与展商洽谈。 3月22日,甘薯产业众多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