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工器官行业市场供应水平分析 产业化、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组图】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蓝帆医疗(002382。SZ)、乐普医疗(300003。深圳)、祁鸣医疗(02500。HK)、心通医疗(02160。HK)、佰仁医疗(688198。SH)、三鑫医疗(300453。SZ)和宝莱特。范俭生物(300529。SZ)、微创医疗(00853。香港)、迈瑞医疗(300760。深圳)、艾博医疗(688050。SH)、昊海生科(688366。SH)、美好医疗(301363。SZ)、海南海药(00050)。
【/h/]本文核心数据:人工耳蜗及人工晶体产品注册证、人工耳蜗市场占有率。
1。中国人工器官供应概况
【/h/]人工器官是由人工材料制成的部件,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人体自然器官的功能。它是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一门新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利用人工材料和电子技术制造部分或完全替代人体自然器官功能的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从产品供给看,目前比较有名的有人工心脏、人工肝脏、人工肾脏(血液透析)、人工晶状体、人工耳蜗和人工喉。
【/h/]从供应商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市场进口产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我国人工器官产业起步较晚,部分国产产品处于上市初期,国产化率有待提高。
2。中国人工器官产品供应水平
【/h/]-人工心脏供应水平:产业化初期
【/h/]为填补晚期心衰患者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纷纷布局相关人工心脏产品。截至2024年4月,已有4款人工心脏辅助装置在中国上市。例如,2021年11月,苏州同心医疗研发的全磁悬浮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获批上市。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同等水平,血泵尺寸更小,植入侵入性更好。
【/h/]——人工肝供应水平:目前市场上没有生物人工肝产品。
【/h/]人工肝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生物人工肝、非生物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在目前的人工肝市场中,非生物人工肝主要发挥解毒功能,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适应晚期肝衰竭。生物型和混合型人工肝不仅具有解毒功能,还具有一些合成和代谢功能。目前处于小规模应用阶段,是未来人工肝发展的潜在方向。国内领先企业包括通感医疗、维之卓生物、甘慧生物和塞来韦,其产品处于应用阶段或临床阶段。
【/h/]-人工耳蜗:进口品牌占据70%市场份额。
【/h/]截至2024年1月,国家医疗产品监督管理局已签发48份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其中截至2024年1月,18份注册证已过期,目前有效的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为30份。
【/h/]我国人工耳蜗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内人工耳蜗品牌有诺康和李生,其中诺康占据了国内约20%的市场份额。但从总量来看,进口品牌仍占据我国人工耳蜗行业近70%的市场份额。
注:这是2022年的数据。
【/h/]-人工晶体:国产化率波动上升。
【/h/]截至2024年4月,人工晶状体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总数为203个。其中,国产产品有57款,占比28%。
3。中国人工器官产业供给趋势
【/h/]目前我国人工器官产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人工心脏、人工器官等产品为代表,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未来随着中国需求端、政策端、社会端的持续推动,工业化进程将持续推进;另一类以商业化相对成熟的人工耳蜗、人工晶体等产品为代表。目前,进口品牌仍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随着本土企业的快速追赶,本土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h/]有关该行业的更多研究和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与此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专精特新巨头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信息、企业发展尽在【企查猫APP】,最具性价比和功能性的企业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