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药企首席科学家,被罢免重要职务
[/H/]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资格的报告。
公告中提到,西藏自治区市人大常委会决定罢免杨晓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有关规定,杨晓明的代表资格终止。
此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相应撤销杨晓明的十四届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NPC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早前的报告,西藏自治区选出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杨晓明,于2024年3月29日决定免去杨晓明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
在新冠肺炎领导研发了世界上第一种灭活疫苗。
根据公开简历,杨晓明,1962年2月出生于甘肃舟曲县,生物制品专家。曾任国家联合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 & quot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等。
1980年,杨晓明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997年,杨晓明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做分子微生物学和疫苗学研究。2002年,杨晓明回国担任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10年起,杨晓明就职于国药集团旗下的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杨晓明长期致力于传染病疫苗的创新,其团队在上市国家研发了一类新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灭活疫苗;同时还突破了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瓶颈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杨晓明因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领团队研发并上市中国首支新冠肺炎灭活疫苗而被国内公众所熟知。上市一周年,即2021年12月9日,该疫苗已在10个国家注册上市,112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使用。成为当时获批国家最多、供应范围最广、接种量最大的新冠肺炎疫苗。
2021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杨晓明介绍,1996年出国留学,2002年回国,到中国生物武汉(以下简称“中生武汉所”或“武汉所”)担任主管科研的常务副所长。他在武汉待了8年,下大力气改革武汉院,使之逐渐摆脱了最初的落后亏损状态,逐渐成为集团内的顶尖企业。
另据报道,杨晓明在武汉任职期间,还主持了轮状病毒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多糖疫苗和以百白破疫苗为基础的多价联合疫苗的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863 & quot重大重点项目“研制"人SARS免疫球蛋白;项目,主持“SARS灭活疫苗的研究”和“马抗SARS血清”课题。
2010年,杨晓明从武汉学院调到北京。此后,他一直在中国生物(全称"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裁、秘书、副书记和董事长。此外,他还在国药集团担任总工程师兼产业发展和科研管理部主任。
2023年11月3日,杨晓明被授予第十一届中国免疫学会“杰出学者奖”。当时他在大会主会场做了新发传染病防控技术与展望的报告。报告指出,新的突发传染病需要迅速制定出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综合疫情防控策略。中国生物在疫苗毒株选择、细胞培养、病毒灭活及评价、规模化纯化、生物安全和临床研究等方面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建立了快速、高效、覆盖全流程链条、领先世界的新型灭活疫苗技术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医药集团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80位,全球医药企业排名第一。
据此前报道,杨晓明在2021年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生物的新冠肺炎疫苗从审批、研发到上市,用了330多天,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前所未有的短时间。
从全球经验来看,过去一种疫苗从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以上,投入超过10亿元。快一点的要五到六年。因此,新冠肺炎疫苗能在330多天内上市是一个奇迹。
杨晓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3月23日,我是第一个接种我们研发的疫苗的人。作为第一批自行尝试药物的人,接种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后并无异常,只是注射部位稍有疼痛。因为打完疫苗要定期检测抗体,9个月抽了60管左右的血。第一次注射后第二周可检测到抗体,第二次注射后约2周可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自己尝试毒品是一种传统。在新冠肺炎的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中,数万名参与者接种了疫苗,其中许多是生物制品。中国生物人有句话:勇于给家人打疫苗。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自信。"
& quot;中国生物”微信官方账号显示,2023年12月20日,“新型传染病新型疫苗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首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召开。学术委员会听取并通过了杨晓明的《全重实验室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