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4月19日迎来谷雨节气,春耕播种已进入关键时期。今年粮食生产怎么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乡村建设如何更好地惠及农民?在1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春播进展顺利,夏粮丰收有基础。
据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景辉介绍,今年农业农村部全力做好冬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农业农村部农情显示,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一、二类苗占比达91%,好于去年和常年。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20%,进度略快于去年同期,其中早稻播种完成70%,玉米、大豆播种完成10%。
现在是春耕的繁忙季节。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表示,农业农村部重点加强地区稳定、提单制作和灾害预防。今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资金规模,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和南方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贴,稳定农民种粮增收预期。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主产县全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单产提升工作,主要集中在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播种质量、精准调控水肥、减少产量损失等方面。农业农村部会同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和技术方案,适时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指导落实防灾减灾关键技术措施,保障春播粮食生产。
当前夏季粮油生产形势如何?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夏油占全年油料的40%。打赢夏粮夏油首战意义重大。”潘说,夏粮和夏油主要是冬小麦和冬油菜。今年夏天,粮油生产形势良好,奠定了好收成。农业农村部将紧盯各个节点,以“虫抢粮”、肥水调增、“龙口抢粮”为重点,打赢夏季粮油第一仗。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大规模返贫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李景辉说,今年以来,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和拓展。截至3月底,约60%的监测对象消除了返贫风险;通过防贫保就业行动,我国累计脱贫3048.7万人,达到年度工作目标。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分类推进配套产业发展,引导信贷资金投向。1至3月,新增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204.8亿元,惠及46.2万余户脱贫户。
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的收入才能稳步增长。
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乡村产业发展良好,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持续升温,农产品电商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围绕守底线、增动能、促振兴,集中更多资源,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李景辉表示,我们将狠抓监测和帮扶,狠抓产业就业帮扶,做好重点领域和协同帮扶。
他表示,相关部门将研究完善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体系,运用大数据加强筛查预警;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防止返贫政策与农村低收入群众常态化帮扶政策相融合,建立健全相关常态化帮扶机制,着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全面振兴升级拓展。
同时,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各地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完善乡村产业以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乡村建设要按需建设。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事关农民的获得感。
李景辉介绍,今年以来,中国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截至3月底,县级乡村建设项目库累计立项61.4万个,落实项目资金2507.4亿元。农业农村部指导资源条件适宜、技术模式成熟的中西部地区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分类处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他说,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目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充分发挥乡村建设项目库和任务清单功能,做好让一批群众摸得着的实事。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摸清建设需求、确定建设任务、多方筹措资金、有序推进建设。
“发挥村两委作用,组织农民从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重点解决村里的道路、安全饮水、可靠供电、寄递物流、垃圾污水和厕所粪便处理以及儿童保育和养老等问题,做到应需尽需。”李景辉说,要把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方便生活、促进生产的项目放在首位,确定建设任务清单,细化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