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汽车以旧换新堵点卡点
汽车贷款政策进一步放宽!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优化汽车贷款最高比例,加大对汽车以旧换新场景的金融支持力度,释放出以更大力度推进汽车以旧换新的明确信号,受到各方关注。
《通知》明确,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金融机构将根据借款人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自主确定自用传统动力汽车和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比例。也就是说,这两类车已经突破了原规定的80%和85%的最高贷款支付比例,或将达到100%。同时,还将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适当降低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与以往补贴车企的方式相比,此举含金量更高,对消费者的适用范围更广,对进一步提升购买力、提振消费意愿具有积极意义。
汽车消费体量大、潜力足、产业带动作用强,是支撑消费的“大头”。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优化汽车限购管理政策,加快培育二手车市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在此推动下,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发展迅速。但是,在消费者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特别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相当多的产品使用寿命较长且能耗排放较高。数据显示,目前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乘用车保有量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超过15年的超过700万辆,潜在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
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那样,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如果不能有效打开消费堵点,消除各种隐形障碍,将很难激活市场各方力量。例如,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投诉量逐年上升。其中,新车质量问题及商家拒不履行“三包”义务、商家未按合同约定时间送货、商家拒不履行保险约定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因此,应通过推动汽车维修服务升级、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等举措,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保护车主权益。再如,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又如在提升产品技术标准方面加快提升安全、健康、性能、环保、检测等标准等等。
今年3月,商务部负责人表示,以旧换新应以消费者意愿为基础。就像这次加强金融支持一样,从消费者的角度优化汽车购买和使用的管理体系和市场环境,将有助于进一步解决消费者“想不想买、想不想买、能不能换”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地区“以旧换新”的具体政策仍不明朗,消费者仍持观望态度。因此,既要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精准发力、持续发力让企业和老百姓享受到更多获得感,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