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之重器”看新质生产力

ze1年前新闻154

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与传统生产力形成反差的“新质量生产力”无疑是近期讨论最多的名词之一。如何锻造新的质量生产力?其中一个重要的答案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月3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项目在东莞开工建设,建设周期5年零9个月。散裂中子源被誉为“超级显微镜”,可服务前沿科学研究、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二期项目完成后,该装置可以在相同时间内产生更多的中子,不仅可以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还可以使实验分辨率更高,并可以测量更小的样品和研究更快的动态过程。总之,研究能力会大大提高。

* * * * *深刻指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优质生产力新动能”。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科学仪器对于大力推进前沿性、颠覆性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由此不难理解,“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把“国之重器”变成“孵化利器”,是培育形成新型优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0到1”的突破和“1到100”的应用不可偏废,“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同样重要。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例,自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以来,不仅产生了丰富的原始创新成果,还推动了航空空航空航天部件、锂离子电池、稀土磁性、新型高温超导等重点领域多个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此次启动二期项目是为了满足更多更高的用户需求。

事实上,这样的“剥落”也是“集聚”的结果。具体而言,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创新,源于上下游各细分领域的积累。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中子不断生根发芽,各类人才汇聚东莞,一批高校院所和众创青年基地相继落户,形成了一片充满“磁性”的“科研森林”。越来越多的未来产业、前沿产业在这里布局,技术与市场的距离不断缩短。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仪器投资高、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如何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需要在制度层面持续努力,让各个环节顺畅紧密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国之重器”的赋能同样适用于传统行业。不久前,在珠海建造完成后,亚洲首座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下水,成为中国第一座在300米以上深海水域建造的固定式海上平台,创造了作业深度、高度和重量的亚洲新纪录。有业内专家表示,作为发展海洋能源新型优质生产力的利器,我国深水导管架设计建造实现了“质”的飞跃,对降低海上油气开发成本、带动钢铁行业由“新”变“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高,必须先充实自己的基础。”海基二号是海上油气平台的“底座”,能源是“工业粮”,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国之重器”的价值不言而喻。根据作业计划,它还将促进亿吨深水老油田的新活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从“鲲鹏”到“蛟龙”入海,从“海基二号”发射到散裂中子源“上新”...我们期待更多“国之重器”成为新质量生产的根基、固本、源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和信心。

相关文章

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初中校区建成启用

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初中校区建成启用

9月3日下午,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初中校区启用活动举行,标志着湛江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书记刘红兵、市长曾进泽,广东实验中学**书记全汉炎、校长蔡骘出席活动。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是由湛江市人民政...

1至7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1至7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564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1.06%今年1至7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下一步,国家外汇局将继续加强...

廉江城北香樟公园启用

廉江城北香樟公园启用

1月17日,廉江城北香樟公园启用,为群众提供了纳凉休憩、科普实践的场所(如图,记者欧阳泽摄)。走进香樟公园,连片古樟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空气清新,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来游玩打卡。沿着道路前行,两侧的樟...

湛江选调生:在基层“大舞台”大展拳脚

湛江选调生:在基层“大舞台”大展拳脚

编者按:******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

注意啦!2023年度乡村工匠职称申报已开启

2月21日,赤坎区农业农村局召开2023年赤坎区乡村工匠职称申报工作动员大会,20余家涉农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赤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对与会人员进行了申报培训,详细讲解了乡村工匠专业评定流程、...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首演,探索“文物活化”创新表达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首演,探索“文物活化”创新表达

8月30日至9月1日,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手打造的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这是一次打破常规的“跨界”创新之旅。面对从秦至唐跨越千年的历史场景,年轻的主创团队以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