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上第一深油气井投产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记者戴小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3日宣布,中国自主设计实施的第一口超深大位移井——恩平21-4油田A1H井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投产,日产测试原油超700吨。该井钻井深度9508米,水平位移8689米,成为中国第一口深井,并创造了中国钻井水平长度的纪录,标志着中国成功攻克了万米级大位移井的技术瓶颈,海上超长超深钻井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这口超深井开发的恩平21-4油田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海域,平均水深约86米,属于小型砂岩边际油田。如果采用传统开采模式,需要新建海上生产平台或水下井口等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中国海油利用8公里外的恩平20-5无人平台实施超深大位移井,可高效开发边际油田油气资源。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总工程师郭永彬表示,依托现有平台设施,利用大位移井技术,实现了对地下数公里外油藏的精准导向,突破了海上边际油田难以开发的障碍,成功推动了恩平21-4油田的开发。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技术中心总经理张维国介绍,中国海油自主研发了环保型油基钻井液和连续循环体系。施工过程中,通过智能随钻导向、井下参数实时采集、旋转浮动套管下入等先进技术,钻头精准穿越3条地下断层,带动669根总重564吨的高强度钢套管顺利下入,建立了稳定的采油通道,工作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郭永彬说,大位移井是在海洋和山区等复杂地区有效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的重要手段。恩平21-4油田超深大位移井创下4项全国纪录,形成5大类13项技术成果,所用材料和设备国产化率达95%。依托该模式,未来可在生产平台10000米范围内利用油气资源,显著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