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支持打造深湛琼“并行港” 构建粤琼物流大通道
“‘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港’在创新港口航运要素配置和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在粤西大湾区和湛江具有成功的实践基础。建议将原本由粤港澳大湾区单一枢纽组成的‘组合港’扩展并升级为詹琼深圳的‘平行港’。”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斌在全国两会上呼吁,希望加强西南重要经济区域内外交通走廊的服务能力,实现海南自贸港与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国内大市场的对接和融合。
全国****刘彬。受访者 供图国家* * *刘斌。受访者供图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向深湛琼“平行港”升级
2020年,招商局口岸与深圳海关共同实施“大湾区组合港”模式,依托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口岸间信息互联互通、海关监管互认,让分属不同关区的口岸“多个口岸如同一个口岸”。在“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港”模式下,需要在两港之间办理通关手续的货物可以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到2023年底,合并后的港口已开通37条航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等9个城市,并延伸至粤西地区。2023年,该模式进出口31.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7.8%。
刘斌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在粤西的大湾区、湛江有成功的实践基础,可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单一枢纽组成的“组合港”向深圳、湛江、洋浦的“平行港”延伸升级,进一步推动深圳、湛江、琼海三地港口通过海关编码共享、多种运作模式重叠,形成互补、自由、便利的平行港口群。构建琼粤地区高效物流体系,实现货物、人员和资金的高效流动,加强互联互通,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2023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促进粤琼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提出将湛江作为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加快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湛海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建设琼州海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产业协同和全产业链合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企业意见,湛江海关率先提出推广深圳、湛江、琼海“平行口岸”模式,大力推动粤琼融合发展。
助力打造粤琼物流大通道。
为什么建议在深圳、湛江、琼海建设“平行港”?刘斌指出,有必要在深圳和詹琼之间建立一个“平行口岸”。一是促进大湾区与粤西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广东省要求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联动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转移。粤西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标地区,通过与大湾区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在原有“深湛组合港”的基础上,深湛琼海“平行港”可推动航线创新升级,提高运输效率,促进港航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优化,成为广东区域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支撑。
他表示,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国家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示范,全面构建“一主一辅N支点”发展格局,其中洋浦港定位为区域性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湛江港作为连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内陆的桥头堡和粤西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港,拥有完善的陆海联运网络、内外贸航线资源和粤西唯一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如果深湛琼海“平行港”实施,蛇口港、湛江港和洋浦港将像一个港口一样拥有多个港口,这将形成航线服务的叠加效应,提升每个港口的运输能力和效率,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航线选择和国际贸易扩展,并促进大湾区、粤西和洋浦港之间形成丰富的供应和货物对流,从而有效实现互补发展,促进洋浦港与内地的腹地。
他指出,建设深圳-湛江-琼海“平行港”,可以有效发挥湛江港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促进琼海与广东的产业和资源互联互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同时,可以提升两地物流服务能力水平。强化集装箱港航服务能力,改变湛江对接海南传统卡车滚装、火车滚装的传统物流模式,推进客货分离,构建跨海货运与两岸滚装互为补充的物流走廊,降低物流成本,不仅有助于解决两岸客货滚装运输的瓶颈问题,还将推动与海南的跨海对接发展,助推海南自贸港陆岛互联互通、物流畅通,助力国家建设高标准自贸区
为此,刘斌建议,希望支持“大湾区组合港”成功经验的进一步延伸推广,促进航运物流高端要素集聚,支持深湛琼海“平行港”模式发展,推动深湛琼海海关、港口、口岸联动合作,支持多模式并行融合的监管创新。赋予“进出口货物同船运输、内外贸货物同船运输、上下行货物同时作业、重型集装箱运输和空集装箱配载同船装载、船舶靠港顺序灵活选择、海运和陆运灵活切换”等六种“并行”监管模式内涵,促进区域贸易环境便利化,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湛江港—海南自贸港”综合立体航线网络。
湛江云媒体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