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通过!药明康德股价暴跌超20%,再次澄清:公司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附医药研发外包市场现状分析】
【/h/]图片来源:摄图网
【/h/]北京时间3月6日,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举行提案听证会,美国参议院生物安全法草案(S3558)在会上以11:1的票数获得通过。据悉,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限制美国政府及其实际控制的公司与特定生物技术公司签署合同,明确列出哪些公司属于特定生物技术公司,并要求建立黑名单。在议案中,药明康德及其任何子公司、母公司关联公司或这些实体的继承人(如华大基因和华大智造)被认定为“相关生物技术公司”。
【/h/]第二条消息传出后,姚明的股价再次暴跌。3月7日,港股药明康德下跌20.56%,港股无锡生物下跌21.47%,a股药明康德跌停,当日成交额60.4亿元。
【/h/]针对这一消息,药明康德3月7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强烈反对这种未经正当程序的预先定义和不公平定义,药明康德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该公司还重申,药明康德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其现有业务不会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此外,公司将密切关注修订条例草案的立法程序进展,草案内容仍需进一步审议并可能有所更改。
【/h/]公司还于今年1月27日发布了澄清公告,并于1月30日、2月5日和2月9日发布了《关于股票交易异常的公告》和《关于澄清的进一步公告》,均回应了相关生物议案的审议。
【/h/]药明康德的倒闭拖累了整个R&D医药外包(CRO)行业。截至收盘,康龙华城(300759。SZ)跌幅超过10%,赵岩新医药(603127。SH)下跌5.97%,泰格医药(300347。SZ)跌幅为6.96%,格隆汇1月1日丨凯莱英(002821。SZ)下跌7.20%。CRO指数收盘下跌超过5%。
【/h/]-R&D外包在中国的渗透率逐渐上升。
【/h/]2016年至2021年,中国医药R&D外包渗透率逐年上升。2016年,中国医药R&D外包的渗透率仅为29.80%,2021年将达到40.70%,五年内增长10.9%。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将R&D外包出去,以便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
【/h/]-CRO市场规模
【/h/]根据约斯特沙利文2020年6月发布的《医药R&D外包服务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CRO市场(临床前和临床)规模仅为18亿美元,截至2018年,中国CRO市场规模已达4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8.0%;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中国医药R&D外包(CRO)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83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CRO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h/]-细分市场
【/h/]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数据,CRO产业目前正处于从发达市场向中国持续转移的阶段;例如,可以远程提供数据统计服务,服务提供商不受地区限制。申请人可以找到并雇用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CRO企业在世界各地提供相关服务。此外,中国加入ICH采用了与ICH成员国相同的研究质量控制思路和评价标准,提高了临床申请批准速度,有利于促进跨国制药公司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同时也有利于跨国制药公司聘请中国CRO企业为其海外业务提供服务,使国内CRO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体系与国际接轨。
【/h/]同时,与发达国家的临床试验相比,中国的临床试验具有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一方面,CRO本土企业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在发达国家的临床试验中,由于人工成本高、受试者报销和保险费用较高,临床费用的投入比中国高20%至50%。因此,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可以有效缩短招募时间并提供更广泛的疾病谱,从而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根据约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中国医药R&D外包(CRO)行业的临床市场规模近年来逐步增长,从2014年的11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6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从占比来看,临床阶段的市场规模已从2014年的61.1%增长至2020年的72.3%,成为医药R&D外包(CRO)赛道的主力军。
【/h/]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参议院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听证会对股市的心理影响大于实际情况,因为该法案的后续颁布和实施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从CRO企业实际拓展海外市场的角度来看,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可能存在挑战。相信相关企业仍将加快出海步伐,尤其是在海外业务方面,美国R&D管道占全球的40%,CXO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海外市场。
【/h/]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由于资金、技术、人才和渠道优势,国际大型CRO企业纷纷加入并购行列,参与横向和纵向一体化进程,开拓了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此外,面对激烈的竞争,国内CRO企业并不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结合自身R&D优势和专业知识,深化细分市场,如癌症和糖尿病等专业领域的临床实验和数据处理、生物标志物检测、制剂开发和测试、生物技术药物研发、诊断、疫苗和器械研发外包服务等,并仍从自身特色中享受巨大的市场增长。
【/h/]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h/]有关该行业的更多研究和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R&D外包(CRO)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的内容需要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