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游园、夜观剧,知音号上新“时光码头”
吉姆记者吴晓芳
通讯员姜超
“我希望在2024年,龙年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他的家人将过得很好!”2月10日,长江首个漂流多维体验剧《尹稚》白天新增“时光码头”项目。第一批游客游览公园后走上甲板,向长江喊出新年祝福。从那时起,“尹稚”的大门不仅可以用夜晚的钥匙打开,而且在白天也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外观。
新年新气象,“时光码头”年味浓浓。
10日上午10点,在“尹稚”码头入口处,预约的游客已经排起了长队。金色的发财树和龙年打卡装置精心装饰了驳船的栈桥。三五游客漫步在码头和栈桥上,在打卡点驻足欣赏拍照,感受武汉的独特韵味。这是春节期间“尹稚”时光码头正式开放的第一天。
从踏入廊桥的那一刻起,这段“时光”之旅就开始了。“你们的左边是长江二桥,全长1876米,连接汉口和武昌。右手边就是享有‘长江第一桥’美誉的长江大桥。”浮桥上,武汉码头的画卷随着讲解员的声音缓缓展开,游客们聚精会神地聆听。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赵晓璐拿出一个小笔记本写字画画。他告诉记者,他想写下春节期间的所见所闻,他计划回家后为这位“知音”画一幅画。
上船,换个场景,不同的角色轮流扮演。“知音”已经成为一个活的博物馆,将纸上的历史故事和实物带到人们的眼前。专程赶来的《尹稚》铁杆粉丝秦先生说,《时光码头》的故事给他带来了很多惊喜。“台词很好,让人能很快了解真实的历史故事,也有很多别出心裁的设计。”
“我希望龙年一帆风顺。““家人和朋友会幸福平安!”在充满仪式感的许愿环节中,每个人都表达了对城市和河流的祝福,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一句句充满期待的祝福沿着河流飘散开来,飘向美好的新年。
唐华形状的糖葫芦、凤梨酥和龙年,以及五颜六色的鲜花、民族风饰品...浮桥旁的年味市集也很受欢迎,许多年轻朋友在摊位前体验年俗,寻找童年记忆。90后,徐老师最爱唐华。“这是我的童年记忆。”她高兴地告诉吉姆记者,“我可以在‘知音’里玩一整天!”
朋友聚会,文化戏剧伴随着龙年假期。
白天在花园里漫步,晚上欣赏景观戏剧。航行了近7年的“尹稚”号陪伴着市民和游客度过了第二年的春节假期。
夜幕降临,“知音”二字闪烁霓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陆续抵达码头。新升级的栈桥商业街热气腾腾,许多乘船的旅客可以在7-ELEVEn便利店吃一顿暖胃小吃和特色煎饺,或者在芦溪河桃酥店选择一种美味的小吃。
“看,祝我的家人在‘知音’新年快乐,龙年大吉!”从广东潮汕来武汉过年的邱女士拨通了家人的视频电话,与家人分享了身后的长江灯光秀美景。她一边打招呼,一边高兴地说:“龙过楼了,过年的气氛满满的!”
新京报记者获悉,继2023年首场春节演出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知音号》武汉文化旅游将在2024年继续开启春节演出,并特别安排了两场演出陪伴中国观众过年。2月10日至18日(大年初一至初九),演出连续9晚,其中,11日至15日为双台演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消费新场景,体验“武汉年味”。
除了话剧之外,“尹稚”将在春节期间登上新的“时光码头”,并在春节期间开始试运营。开放时间为10: 00至16:30(16:00停止办理登机手续)。需要注意的是,游园会不是“同伴”的表演,游轮也不航行。只有码头、栈桥、驳船、一楼舞池和酒吧、二楼、四楼和五楼甲板开放观光。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责任编辑:董萍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