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策略分析 勇抓“国产替代”浪潮 【组图】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四维图新(002405)、赵一创新(603986)、全志科技(300458)、高虹股份(000851)等。
【/h/]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汽车芯片代表性企业R&D投资。
1。中国汽车芯片代表企业全方位布局业务网络。
【/h/]从中国汽车芯片行业代表性企业的战略布局来看,中国大多数代表性企业都拥有全方位的业务网络。以文泰科技为例。到2023年,该公司已在世界各地设立了R&D和制造中心。在上海、无锡、深圳和xi安设有R&D中心,在韩国和其他国家设有创新中心。制造基地位于嘉兴、无锡、昆明、黄石、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通过不断扩大R&D投资和产能规模,公司满足了全球客户的需求。
2。中国汽车芯片代表性企业高科技投资加持
【/h/]汽车芯片龙头企业逐年加大汽车芯片核心技术研发力度。此外,代表性企业倾向于与高校联合攻关,开展产学研合作。以过去四年赵一创新、四维图新、全志科技、文泰科技的R&D投资为例,四家企业都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其中,四维图新在R&D的投入保持在每年10亿元以上,且逐年增加的势头较为明显。2022年,公司完成了多款32位MCU芯片的研发,包括中国首款满足功能安全ASILB级别要求的MCU产品和首款基于纯本土供应链的MCU产品。R&D的高度投资使得该公司的汽车级MCU芯片不断取得突破。产品覆盖国内外主流车企和一流供应商,广泛应用于智能车身控制、底盘控制和智能座舱控制等领域。
3。中国汽车芯片的代表企业勇于抓住“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
【/h/]早在2003年收购Xi安秦川汽车公司时,比亚迪就通过其第六事业部开发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2004年,比亚迪投资3亿元成立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比亚迪半导体前身),从事集成电路的生产、经营和销售,在深圳和宁波设有两个生产基地。在中国企业几乎没有涉足的芯片领域,比亚迪半导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在过去十年中已进入全球汽车IGBT行业的第一梯队。
4。我国汽车芯片的代表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
【/h/]在中国汽车芯片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布局差异较大。从代表性企业的境内外营收占比来看,文泰科技2022年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一半,海外营收占比达到53.60%。2022年全志科技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达到42.62%。其他企业的全球布局逐年加强。但目前,大多数企业更专注于国内市场。
5。中国汽车芯片代表性企业海外收购。
【/h/]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芯片企业开启出海“加速度”,优秀的中国产品、中国技术、中国模式被带到世界舞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政府的战略和号召,而是中国汽车芯片企业的实际行动。例如,封装测试领域的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子和华天,以及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成功进入半导体领域的文泰科技等等。近年来,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和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世界进入新的调整期,各种不确定因素逐渐增多。未来国内企业将从兼并扩张向更成熟的全球化思路转变。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状况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要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家APP中找到,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