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精而巧,把“口袋公园”打造成城市生活新范式
“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小游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备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它们在城市中见缝插针,具备美化环境、促进公共交往、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是满足市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重要场所。《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要持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谋划建设一批公园和房车营地。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了解到,全市今年计划新建口袋公园5个,让市民充分近绿、亲绿、享绿,享受更多的绿色生态福祉。
蜿蜒交会的休闲步道,平整一新的活动场地,功能齐全的健身设施,茂盛婆娑的各种绿植,充满巧思的设计让坐落在海滨大道与军民路交界东南角的口袋公园“紫荆园”生机盎然,我市去年新建、改造了包括紫荆园在内的9处小游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当前我市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空间日益紧凑,居民对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并实践“公园+”新模式,使市区边角地块与闲置荒地实现向运动场所、休闲平台、教育基地等多功能绿地的华丽蜕变。据统计,我市近三年来改造、新建72个公园和小游园90.5公顷,绿化覆盖率超44.5%,让市民尽享“开门见绿、抬头望绿、就近赏绿”的国家园林城市风貌,努力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助力“绿美湛江”生态建设提升。
为切实保障游客游园安全,还将修复各公园安全隐患设施,完善金沙湾观海长廊风车广场避雨等设施。同时,我市将继续推动湛江市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逐步扩大开放共享区域。在2023年、2024年开放公园绿地共享面积14.71公顷的基础上,今年全市计划新增开放共享面积56.08公顷,有效引入“公园+”模式,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绿意和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新需求、新期待,推动“公园城市”建设,打造绿色生活新风尚。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园经营管理水平,城综部门将推动更多的公园结合公园景观打造咖啡馆、科普馆、研学活动、共建共享,增加公园经营收入,提升公园活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