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薯光”走向“高光”

ze2个月前新闻532

“遂溪番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图为遂溪甘薯。 李洁/绘

三月的雷州半岛,火山红土下的甘薯正酝酿着甜蜜的迸发。3月22日,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甘薯文化周将在北坡镇启幕。这场以“薯”为媒的盛会,不仅是一场顶流“湛品”的狂欢,更是观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样本——当一枚跨越千年的“土疙瘩”,在遂溪的火山红土上碰撞出科技的火花,当“中国第一甜县”的金字招牌与“百千万工程”深度共振,遂溪甘薯从“薯光”走向“高光”之路,正为现代农业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红”起来的“薯光”产业

“烤红薯的香气,是湛江人最熟悉的春日记忆。”社交媒体上,这句网友的感叹,勾起了一片“童年集体回忆”。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薯生产国,也是红薯消费大国。从《本草纲目》记载的“长寿少疾”之效,到与粥水搭配的“饱腹担当”,再到如今都市白领的“轻食新宠”,甘薯始终扮演着“国民食材”的角色。

在这场全民“薯恋”中,遂溪何以突出重围?

答案,就藏在火山红土的肌理里。

雷州半岛亿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馈赠了富含硒元素的红壤(硒含量超全国均值约10%),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纬21°的温润气候,孕育出皮薄如纸、绵密如沙的遂溪甘薯。

目前,我国保存有2000多份甘薯种质资源。其中,富硒甘薯因为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而受到人们的特别青睐。例如,其所含的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素能够润肠通便;它还被誉为减肥佳品,脂肪仅占红薯的0.2%;它的美容效果也不可小觑,所含的脱氢表雄酮对黑色素有抑制作用,能够保持人的皮肤细腻、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达到润肤、养颜的效果。富硒红薯,亦因此被称为甘薯界的“爱马仕”。

更为关键的是,遂溪人懂得“把自然的馈赠变成市场的偏爱”:佳淳农业用海鲜鱼发酵的鱼肽蛋白精准滴灌,提升甘薯口感;瑞盈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合作建成“全省首家脱毒红薯苗生产基地”落地遂溪河头镇,实现“品种芯片”自主可控;Accuvision光学分选设备可为每根红薯拍摄40张照片,按18种规格分级销售,让“土货”变身“精品”……

这种“从田间到舌尖”的极致追求,让遂溪甘薯“红”起来。“遂溪番薯”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下六番薯”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火山红薯”被评为“2024年度最受大众欢迎的十大广薯”;2023年,遂溪全县电商甘薯销售额达3.45亿元——把自然禀赋转化为品质标准,遂溪甘薯让“好吃”变成了“可复制的竞争力”。

“新”赋能的“C位”底气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鲜食型甘薯种植区,甘薯仅次于水稻,是广东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广东甘薯产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6年)》等政策相继印发,制定了推动甘薯加工产品多样化、加强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六大措施,着力延长产业链条。而在“广薯”全链条、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新格局中,遂溪甘薯以50万亩种植量、120万吨年产量,站上“C位”。

站上“C位”的底气,不仅来自规模,更源于对新质生产力的率先探索。

今年2月,**一号文件首提“农业新质生产力”引起各界关注。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遂溪红土上,以甘薯为切入口,一场全产业链的科技革命火热上演——

科技“种芯”,坚持把良种良法作为甘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命线”,先后制定《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遂溪红薯种植技术规程》等标准;

整合“强链”,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奖补激励、加大撂荒耕地整治等有力举措,盘活土地资源,目前遂溪已整合耕地超80万亩,全力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品牌“出圈”,佳淳农业的“火山红薯”以“睡火山、吃海鲜”的故事营销出圈;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优势,遂溪以“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精准触达;

数据“智管”,广东省亿码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遂溪北坡镇加快建设甘薯产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墒情、气候条件、作物长势等生产数据,结合市场行情、物流信息等外部数据,形成甘薯产业“动态数据库”;

优化“体验”,遂溪卖的不仅是红薯,更是一种火山红土的生活方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的VR全景智慧乡村地图,将遂溪10个镇、63个村、535个经典场景转化为“数字孪生”世界,将特色农产品与文旅资源“一键串联”,催生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新消费场景。

遂溪甘薯的实践,带来了“科技创新+品牌打造+三产融合”的全链条解决方案。这场红土地上的产业革命,正以新质生产力的逻辑,重塑现代农业的“生长方式”。

“链”点亮的“高光”时刻

遂溪的目标,不止于做“全国甘薯冠军”。在“百千万工程”的坐标系下,他们正以甘薯为支点,探索从“薯光”到“高光”的进阶。

“小甘薯”到“致富薯”的华丽转身,让遂溪甘薯产业成功入选“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成为甘薯市场领军力量。以“薯”为媒,遂溪正将单个产业的“点状突破”,织就成县域振兴的“立体网络”。这种“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链式反应,正是“百千万工程”所期待的“乘数效应”。

从“红土佳品”到“网购新贵”,从“靠天吃饭”到“数据种地”,遂溪甘薯的蝶变,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微缩影像。当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甘薯文化周开幕的日期渐近,我们迎来的不仅是一个产业的“高光时刻”,更是一个时代的“三农”新篇——在这里,科技的种子正在富硒的红土上发芽,“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将带来触手可及的幸福。

这就是遂溪带来的启示:现代农业的“高光”,不在别处,就在每一寸被科技赋能的土地里,在每一张因丰收而绽放的笑脸上,在每一个敢想敢闯的“新农人”心中。当“中国第一甜县”的甘薯香飘四海,我们相信,更多精彩的“遂溪故事”,正在充满希望的红土地上徐徐展开。

相关文章

驻徐闻县下洋镇工作队携手多方力量,植树造林为乡村添新绿

驻徐闻县下洋镇工作队携手多方力量,植树造林为乡村添新绿

一边扶正树苗,一边填土。近日,驻徐闻县下洋镇工作队全体成员联合下洋镇人民政府60余名干部、岭南师范学院30多名师生和湛江市农业经济管理干部学校20余名干部在徐闻县下洋镇墩尾村、小苏村等地开展植树造...

湛江交警在农村事故多发点设置一批警示标语牌

湛江交警在农村事故多发点设置一批警示标语牌

为加强春运高峰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营造农村地区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近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农村地区易发生事故的村口设置了多处交通安全警示牌。霞山区湖光路石头村村口新设置的交通...

笃行不怠稳上坡 奋楫争先立潮头

笃行不怠稳上坡 奋楫争先立潮头

江苏蓝水、江苏海力等龙头企业入驻,成功打造海洋产业“链主”;湛江湾实验室成功研发全球首个漂浮式动力定位养殖平台“湛江湾1号”;“军港之夜”舰艇秀、城市艺术光影展唱响文旅强音;莫村等一批村庄如火如荼...

“绳”彩飞扬 跳出健康

12月23日,廉江市举办首届“智威杯”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以赛促健,进一步夯实中小学生健康的体质基础。近年来,廉江深入开展“健康校园”工作。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中小学生跳绳专项。“...

湛江生态纪录片《雷生万物》亮相央视

湛江生态纪录片《雷生万物》亮相央视

纪录片截图。历时近两年的湛江生态纪录片《一切生于雷霆》三集,于6月23日至25日每天19: 00在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以雷州半岛的地理特征为背景,全面展现了从近海、岛屿到海洋与陆地交界...

感受竹编魅力 传承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团山区委、友谊街道海港社区、湛江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了竹笔筒DIY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讲解竹编文化知识,介绍竹编发展史。在老师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