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作贡献 把助推创新发展作为履职“重头戏”
□楚天都市报记者吴涵通讯员吴张鑫
今年,在武昌区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市CPPCC的指导下,CPPCC市武昌区常委会坚持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建言献策凝聚共识,以党旗为使命,以精准建言推动改革发展,以履职为民回应人民期待,以协商民主赋能基层治理,为加快建设高质量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贡献力量。
武昌区委高度重视CPPCC的工作。区委常委会定期听取领导小组和CPPCC常委会工作汇报,研究审议CPPCC年度工作要点、协商督办计划、重点调研课题,形成了“区委重视、政府支持、CPPCC主动、各方配合”的良好氛围。
深入协商履职,更有效服务中心大局
CPPCC市武昌区坚持把推动创新发展作为CPPCC履职的“重头戏”,着力抓好新旧动能转换和科技创新发展的衔接。围绕五常“双碳”产业发展,协商“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提案,推动实施碳投资、双碳平台建设和低碳场景应用,打造以五常为核心的绿色低碳服务高地。围绕科技创新示范引领区建设,常委会开展协商议政,提出了夯实发展基础、加强空间供给、构建支撑体系等为科技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的建议。围绕建设北斗产业集群先行区,召开专题协商会,从制度创新、产业集聚、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四个方面提出12条具体建议,推动北斗产业在“快车道”上发展。
服务发展是CPPCC委员履职的“必答题”。CPPCC市武昌区精心组织了调研和咨询。围绕数字经济发展,督办加快产业数字化建设若干“治”区块提案,组织开展文化旅游龙头企业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楼宇经济升级等方面的调研咨询,提出拓展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建设“数字文化旅游度假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建议,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组织民营商业企业对口协商,提出推进重点项目、促进商业业态升级、增强特色融合等建议,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入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开展走访调研,协调解决经营场所、政策落实等实际问题20余个。
武昌区CPPCC充分发挥协商监督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探索民主监督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区委决策部署取得实效。围绕“武昌音乐谷”建设,组织提案“回头看”,继续就整合音乐资源、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等建言献策。围绕民主法治建设,组织省、市、区三级CPPCC委员到区法院、区检察院视察调研,就深化诉调对接、政院联动、涉企合规改革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围绕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职业学校与高校合作、拓宽师资渠道、挖掘校友资源等促进武昌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践行为民咨询,以更高质量改善民生福祉
今年,CPPCC市武昌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组织调研座谈,开展专题协商,提出加强智慧养老、深化医养结合、加强资源和力量整合等六点建议,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聚焦特大城市基层治理“必答题”,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提案的扎实办理,助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以城市建设管理为重点,探索委员“点单”协商,开展同类提案集中督办,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围绕教育卫生、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等民生领域,共提出提案93件,由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委员积极参与,均得到较好落实。
武昌古城的文化传承、活化和利用,一直是百万武昌人关注的焦点。武昌区政协聚焦武昌古城品牌建设,开展“武昌城市形象建设与宣传”咨询监督,助力提升武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紧扣五常古城建设运营,成立专家团队,赴文化旅游先进地区考察调研,开展“强化大黄鹤楼——五常古城品牌效应”常委会审议咨询,从景区连通、产业升级等方面深入谋划建议。围绕武昌古城建城1800周年,召开文史专家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就激活古城历史记忆、保护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基因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武昌区CPPCC扎实开展“一线协商、共创”行动,统筹安排省市369名CPPCC委员下沉街道社区,完善委员联系基层、“三张清单”、“双评”工作机制。创新建设了水果湖街道“楼委会委员之家”、紫阳街道“美美与共居议事会”等协商讨论平台,形成了南湖街道“委员月谈”、中华路街道“户部巷一家亲”等一线协商品牌,推动了徐家棚街道车站代理、中南路街道共享书屋、积玉桥街道快乐食堂等协商成果的落实。一年来,开展“一线协商共创”活动180余次,参与会员1300余人,解决群众急、急问题200余个。
(责任编辑: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