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如何叩开“深蓝之门”

ze1年前新闻896

近日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一场“跨界”展览别具一格。珐华彩莲池纹梅瓶、象形执壶等精美文物的复制品,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模型一同现身深海先进技术暨深海(南海)沉船考古主题展,共同讲述深海技术和水下考古跨界融合故事。

展品原件均出自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这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

“这是我国首次对水下千米级深度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介绍,这得益于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在该遗址深海考古调查中的首次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模式。

今年,由我国自主研发的6000米级ROV(无人遥控潜水器)“狮子鱼”号首次参与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并进行了3次下潜作业,完成测线精细调查、考古文物拍摄等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地下潜和海试,我们的深海装备及部件才能得到持续优化改进,深海考古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和应用场景。”海南狮子鱼深海技术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谢杨冰说。

从水下20多米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到1500米深海的明代沉船,我国终于在南海叩开水下考古的“深蓝之门”,千百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再续,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的“问海之音”得到声声回响。

“中国在南海的沉船考古非常神奇,中国的ROV和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十分出色。”地中海水下文化遗产研究部主任哈坎·奥尼兹说,希望未来这些技术能在地中海的水下考古中得到运用。

“深海一直是考古学家的最后一片疆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瀚看来,受制于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大海捞珍”实为“大海捞针”,无数灿烂的海洋文明不得不“沉寂”于深海。“中国为深海技术与水下考古学的融合树立了典范,标志着中国在深海考古研究领域的前沿地位。”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说,未来要树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积极促进科技与考古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技术理念、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现代考古工作能力和水平。据新华社三亚8月24日电

相关文章

“急难愁盼”有人管 “微实事”提升“微幸福”

“急难愁盼”有人管 “微实事”提升“微幸福”

在霞山岭南社区警务室,民警帮助市民解决问题。在霞山岭南社区警务室,民警帮助市民排忧解难。近年来,霞山区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整合基层党建和政法资源,督促“组织、机制、服务”融合提升,着力解决基层警...

“炸村”的湛江年例又来啦!

年例,因一年一例(次)而得名,是粤西地区传统的贺岁方式。湛江基本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年例,吴川飘色、北坡游鱼、调顺网龙、游神、舞狮舞龙、放烟花……还有从村头摆到村尾的各色流水席,这就是独属于湛江人的“...

岭师举办“光影忆峥嵘”校园红色电影展映活动

岭师举办“光影忆峥嵘”校园红色电影展映活动

活动现场。 通讯员供图 10月1日一3日,由岭南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办的“光影忆峥嵘”校园红色电影展映活动在岭师举行。据悉,校园红色电影展映是岭师学生会“我为同学做实事”的精品服务项目之一,已连续开展...

首日成交意向达1271万美元

10月15日上午,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在广州盛大开幕。湛江参展企业共78家,展位168个。其中,第一期(10月15日至10月19日)参展企业44家次,展位82个,涵盖1...

春节假期第二天北京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139.58万人次

图片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北京商报今日讯(记者吴)2月11日,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消息,大年初二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139.58万人次,同比增长75.13%(2023年为79.7万人次),全市公园运行...

从“一套”到“一表”,湖北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为登记“瘦身”

吉姆记者王丽然通讯员雷尼“以前抵押要带大量资料,出门还要反复核对。怕自己忘记带材料回去拿。现在一个表格就能搞定,真方便!”近日,白女士和湖北银行楚都支行的工作人员在湖北省荆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