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区: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限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近日,赤坎区休闲旅游、健身器材、户外用品项目成为我市首个“征地建”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完成施工许可,仅用了5个工作日。
“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快捷。开工前有那么多程序,有专门的人对接和帮助我们,节省了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休闲旅游健身器材及户外产品负责人表示。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由湛江康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专业从事健身休闲运动器材和医用橡胶乳制品的研发、制造和经销。预计年产值约1.5亿元。
记者了解到,以前一般工业项目从土地出让到发布规划条件、建设项目设计方案预审、建设用地规划预审、建设项目规划预审,从报批到拿证需要6个月时间。“拿地开工”的实现,将企业发展推向了快车道,有利于企业早生产、早见效,有助于缓解资金和成本压力。
如何实现“征地建”?赤坎区将经验总结为最大限度缩短办事时限,变政府“等项目”为“办项目”,变项目“等名额”为“预审期”,变部门“接力跑”为“并肩跑”,变企业“自己跑”为政府“帮着跑”。
“拿地开工”的核心是提前完成相关手续。赤坎区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项目的引进到项目的建设,努力缩短办理时间,将部分审批事项由“事后审查”改为“事前服务”。将材料审核环节提前至土地挂牌30天的“空时间表”,相关审批部门提前介入辅导,对相关事项进行技术预审。
在部门合并审批上,赤坎区完善了包括审批职能部门和建设方在内的“联席会议机制”。"项目审批过程中有哪些困难?""还有其他不清楚的需求材料吗?"“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政府职能部门协调?”联席会议上,审批部门认真收集项目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将相关政策和预审材料清单一次性告知企业,避免审批工作中部门“碎片化”和前后事项“相互制约”,不断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
同时,在土地挂牌期间,实行区领导行政首长负责制,组织区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环保等多部门同步审批,开会并联办理,使原来“单打独斗”的串联审批转变为多部门“协同工作”的并联审批,促进项目审批的质量和速度。
此外,由于工业项目建设政策性、法规性、专业性强,很多企业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材料准备往往不规范或不全,影响办理手续的效率和延误。为保证项目顺利快速实施,赤坎区提供“全程代理”服务,区领导作为“首席服务官”,为项目配备专职代理人,各部门专门派人提供代理服务,做到“政府人人都是代理人, 而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是零成本、零障碍”可以帮助项目单位有序、快速地推进项目程序,让企业真正感受到部门的“安心”和投资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