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手机进校园
据介绍,《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计划于2024年7月下旬进行审议表决。《规定》明确,中小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严格限制子女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并配合学校禁止或者限制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中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常态。虽然手里一部手机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长和学生的联系,但也给中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很多麻烦和隐患。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长期使用手机,容易导致理解力、反应力、记忆力下降,危害学生发展。其次,一些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的不健康内容是有害的。不成熟的学生经常被各种不良的手机信息所迷惑,有的甚至浏览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扰乱了教学秩序,严重影响了学习。此外,手机很容易鼓励学生攀比,滋生享乐思想。
为了净化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必须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一旦发现,学校有权当场收缴。收缴的手机由班主任保管,家长签字。让每一个学生自觉走进没有手机的校园,在清朗健康的环境中专心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少年。
其实中学生使用手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放任。而且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大多来自父母。有些父母本身就是手机狂热者,一天到晚离不开手机。当他们近乎痴迷的时候,自然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有些家长为了安抚孩子的顺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孩子玩手机,导致孩子手机成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笔者认为,家长一定要保持高度自律,适时使用手机,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陪孩子读书,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带他们出去体验大自然。只要家长多思考,积极引导,有助于孩子自觉与手机保持距离,不因玩物而气馁。
禁止手机进校园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能力。除了准确禁止手机进入校园,还应该教会中学生及时使用手机,理性对待,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完全杜绝接触手机也不现实。只有因势利导,把手机放在适度的位置,才不会影响学业,伤害身心,才不会与信息时代脱节,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用之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