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千亿房企告别A股!*ST世茂、ST中南锁定面值退市
【/h/]界面新闻记者|郭晶晶
【/h/]继阳光城、泰禾集团、泛海控股、蓝光发展等房企之后,*ST世茂(600823。SH)和ST中南(000961。SZ)接连锁定了退市a股的命运。
【/h/]5月15日,*ST世茂封死涨停,股价报收0.43元/股。自2024年4月15日起,该股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根据《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16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同日,公司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和监管函。
【/h/]ST中南较早锁定了退市命运。5月13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出具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日至2024年5月8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情形。
【/h/]至此,这两家曾经成立的千亿房企将相继退出a股。据界面新闻统计,ST马頔(600565。2002年7月上市的SH)再次跌破1元/股,自5月6日以来,其收盘价已连续8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此外,上市房企如华夏幸福(600340。SH)、华联股份(000882。SZ)、华远地产(600743。圣金科(000656。深圳)和海印(000861。SZ)已在1元/股红线附近徘徊多日。
*ST世茂:近两年累计亏损超135亿,120.55亿债务逾期。
【/h/]* ST世茂成立于1992年,两年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它已经在资本市场上漂浮了30年。公司前身为上海万象(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许氏家族地产板块的重要平台,*ST世茂是a股上市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商业地产企业。
【/h/]2019年是*ST世茂盛极而衰的开始。2019年,这家上市房企实现营业收入214.49亿元,同比增长3.75%;实现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1.07%。此后,*ST世茂的业绩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7.05亿元,同比增长1.19%;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36.2%。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2亿元,同比下降10.66%;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38.01%至9.61亿元。
【/h/]2022年和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45.31亿元和89.9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过135亿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6447.15万元。
【/h/]与此同时,*ST世茂的股价表现也一落千丈。2007年8月,其股价攀升至9.27元/股的高点(在收回权利之前),迄今股价已下跌近95%。
【/h/]面对经济低迷,该公司也试图自救。截至2024年5月7日,*ST世茂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149,169,3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8%,回购金额为1.75亿元。2023年5月31日至2024年4月18日,公司控制人徐荣茂控制的上海宝来增持公司股份150,046,80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增持金额1.66亿元;此外,许荣茂的冯英国际、西藏世茂企业、上海世茂投资管理和上海宝来合计持有公司2,824,021,796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5.28%。
【/h/]然而,一切都是不可逆的。*ST世茂表示,自2022年以来,其销售大幅下滑的局面并未得到改善,融资渠道收窄和受限的情况也未得到有效改善。公司仍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
【/h/]5月8日,*ST世茂发布公告称,截至公告日,公司新增公开市场债务6.08亿元未能按时兑付。同时,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公开市场债务及非公开市场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合计120.55亿元未能按时兑付。
【/h/]【/h/]2023年年报显示,*ST世茂资产负债表日货币资金余额为23.62亿元,其中受限资金余额为4.79亿元;有息负债账面余额为276.66亿元,其中本金需在未来12个月内偿还。截至资产负债表日,已逾期109.22亿元;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存在与融资、担保相关的或有事项导致大额资产被执行,公司已计提预计负债188.28亿元。
【/h/]截至报告期末,*ST世茂存货余额517.21亿元,计提减值准备73.89亿元,存货账面价值443.32亿元,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475.02亿元,合计918.34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4.92%。
【/h/]针对上述情况,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ST世茂2023年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本公司独立董事于敏、周舟不能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2023年4月,该公司宣布将聘请特别调查组调查该公司的诉讼。过程中,两名独立董事多次督促公司督促专项调查组尽快提供相关调查结果,但调查报告直到4月23日晚才出具。
【/h/]除*ST世茂外,徐氏家族还有两个港股上市平台:2006年,世茂集团(00813.HK)在港股主板上市,5月15日收盘价为每股1.06港元;2020年,世茂服务(00873.HK)在香港上市,其最新股价已跌至每股0.97港元。
【/h/]* ST世茂的股东人数在2000年一度超过6.25万户,如今仍有3.67万户。
ST中南:加大回购力度、引入“白衣战士”和政府“站台”等努力均告失败。
【/h/]ST中南于2009年通过“借壳”曲线上市。该公司是南通最大的房企,参与了鸟巢、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电视台总部大楼等国家级项目。
【/h/]2020年是中南ST发展的分水岭,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为70.8亿元,同比增长70%。该公司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陈锦石以140亿的净资产成为南通首富。
【/h/]2020年,公司的合同销售额上升至2238.3亿元。然而,情况立即急转直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ST中南分别亏损33.82亿元、91.83亿元和52.9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亏损6.01亿元。过去三年和第一季度,该公司累计亏损约185亿元。
【/h/]ST中南2024年4月经营情况显示,1-4月公司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64.4亿元,销售面积54.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9.9%和59.6%。
【/h/]公司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2023年新增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共计30.85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67.42亿元。包括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在内的有息负债余额合计227.27亿元,期末货币资金余额75.05亿元,其中受限资金33.58亿元。同时,金融机构、供应商等部分债权人通过司法程序向中南建设公司相关经营主体和债务主体追讨逾期债务,导致中南建设公司及其子公司发生多起债务诉讼或仲裁。
【/h/]当时,ST中南表示,公司审慎评估了当前流动性、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未来不少于12个月的可能融资来源。鉴于2024年后公司竣工交付规模下降,回款需求减少,以及国家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和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进一步落地,公司新增融资有机会增加,融资支出将进一步下降。公司相信未来能够获得充足的营运资金、融资来源并减少偿债开支,以确保公司在未来一年及以后的持续稳健经营。
【/h/]显然,该公司并没有放弃自救。前期,公司推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计划。史金花等6名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在6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合计不低于5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截至2024年5月7日,相关人员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64.81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117%,累计增持金额约352万元。
【/h/]4月17日上午,申万宏源、东吴证券、华英证券前往ST中南调研。公司董事会秘书梁杰、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委常委周国强、副区长张接受并回答了相关提问。ST中南回复称,除高管增持计划外,公司还审慎研究了回购公司股份计划和关键人员增持计划。近日还与当地政府专程前往深交所、江苏证监局汇报沟通相关情况。南通市、区政府高度重视;春节前,南通市金融监管局局长一行到企业调研,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南通市成立企业政府专班,尽可能关心和支持企业发展。
【/h/]ST中南回复关注函公告显示,4月20日,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政府的组织下,其与PAG、江苏资产就债务重组、以股抵债及战略投资等相关事宜进行了探讨。目前双方只是讨论合作的可能性,并没有具体的计划或推广计划。该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对公司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h/]截至2024年4月24日,公司控股股东中南城建持有的公司股份1,273,927,640股被冻结,占其所持股份总数的93.17%和33.29%。
【/h/]上述自救行动推动ST中南股价反弹。4月22日,该股涨停。但此后,其股价持续下跌。
【/h/]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除信用账户外的合并股东名单股东总数为11.3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