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锦和“渔”味浓
富饶美丽的渔港小镇-徐闻金河镇。
蜿蜒的海岸线,长长的风车,相连的养殖池塘和熙熙攘攘的渔港码头...沐浴着初冬和煦的阳光,记者走进徐闻县金河镇,用镜头和笔触瞄准了这座滨海渔镇,一起感受到了富美和谐的独特美景。
行驶在金河镇的乡村公路上,不时看到“捕鱼”的场景:许多渔民的门前挂满了绿白相间的渔网,渔民们忙着缝制、编织渔网,准备出海;鲭鱼、金鲳鱼、鱿鱼等海鲜在渔民家的屋顶、院子、路边晒太阳,一阵阵浓郁的鲜香扑鼻而来;在外洛码头,一排排渔船整齐停放,渔船来回穿梭,渔民解鱼、分拣、打包装车,新渔民现场卖海鲜。大家都很忙,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蓝色的海面上点缀着白色的风车。
随着“物流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金河镇积极打造“互联网+渔业”模式,码头面貌焕然一新。一艘船,一个买家,一个专门对接的商家都买了。鱼一上岸,就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加工厂出售。也有很多“电商”通过直播、社区团购、微信朋友圈等渠道销售,让金河海鲜“走遍全国”。
海边连着一片水产养殖池塘。
记者一行走过金河镇,海上风光和渔民习俗尽收眼底。空空气中弥漫着大海的气息,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据介绍,外洛渔港是国家二类渔港。镇上有961艘渔船。渔民主要在深海作业。渔获物有黄鱼、白鲤鱼、竹荚鱼、虾和蟹等。海水养殖以对虾和鲳鱼为主,网箱养鱼1600亩。是徐闻县重要的海洋捕捞和养殖基地。
近年来,金河镇以推进外罗渔港升级改造为重点,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和渔港产业园建设,全面完善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园、智慧渔港、水产品加工开发区和渔港基础设施等,,补上了渔港建设的短板。同时,规划“一带一区一园”渔业发展布局,即海洋特色渔业产业带、发展海洋绿色水产养殖示范区、渔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打造以外洛渔港为核心、辐射带动集镇发展的现代化渔港经济区。
渔民晒干鲭鱼、鲳鱼、鱿鱼和其他海产品。
渔民在机器的帮助下把大鱼切成块。
东方日出看美丽的白猫海,素有“海上草原”之称,以其独特的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体验,成为网络名人中的打卡点。接下来,金河镇将进一步推进白毛海文化旅游区建设,利用自然海岸线和自然绿地,打造滨海景观带和滨海旅游发展轴,打造白毛海人的居住休闲区。同时,结合白猫村的渔村文化,进行风景升级,建设具有渔村特色的景区街道,打造“前海侯元”的休闲体验,打造“一轴一环十巷十景”的渔村,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渔民将他们的捕获物分类。
渔民编织渔网。
渔船停泊在渔港。
金河镇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镇核心发展区、外罗渔港产业园、滨海旅游带、农业产业示范带、乡村振兴示范带等“一核一园三带”发展思路,重点推进金河镇、外罗渔港、宝坻古镇、白毛海、刘集岛、菠萝产业,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外罗渔港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