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多观测模式业务试运行
【/h/]IT之家5月3日报道据中国气象局消息,5月1日,我国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多观测模式业务试运行。中国气象局将面向强对流天气、降水、晴好天气空等典型天气,推动建立以预报为主的多种观测模式运行机制,提升天气雷达在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中的支撑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h/]据报道,雷达是用于监测灾害性天气的“大国重器”,是“把脉"极端天气和短期预报服务的‘利器"。中国气象局于2021年启动雷达多观测模式试点运行。经过三年的试点运行,特别是2023年以来,加强了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探索出以预报为主的雷达观测模式运行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观测效益。
【/h/]图像源像素
【/h/]今年在我国的试运行将使新一代天气雷达的运行模式更好地匹配天气过程,为预报预警提供更准确的雷达观测数据。IT之家从公告中了解到,试运行期间,预报员可自主控制雷达运行的观测模式,并选择固定模式、智能提示模式和自适应模式三种类型。
【/h/]根据部署,雷达观测模式的切换设置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并负责组织业务试运行。其间要做好阈值调整和切换软件运行记录,收集强对流天气典型案例,开展业务效益评估。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等国家级业务单位将负责雷达运行、数据传输、短临预报预警、数据同化应用等工作。
【/h/]中国气象局表示,当前,江南、华南已进入强对流频发期,此项工作将进一步推进雷达观测资料应用,切实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h/]此外,中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于5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风云三号G星于2023年4月16日成功发射,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和恶劣天气系统降水监测,可提供全球中低纬度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它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在近地轨道同时运行四颗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即晨昏、晨午和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