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新增信贷同比少增1.14万亿元,贷款投放节奏更加均衡
【/h/]界面宏
【/h/]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30900亿元,同比少增8000亿元,增量连续两个月较少。今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同比少增1.14万亿元。
【/h/]信贷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分析师指出,3月份信贷小幅增长是供需疲软的结果。从供给端来看,在监管要求平滑信贷投放节奏的情况下,银行主动控制信贷投放,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信贷额度同比下降;从需求端来看,楼市低迷,宏观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导致融资需求疲软。
【/h/]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虽然一季度宏观经济可能好于市场预期,但当前楼市依然冷淡、消费不旺,经济运行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融资需求“事实上,3月底票据利率大幅下行,市场已普遍预期3月信贷数据可能并不强劲。”他说。
【/h/]另一方面,王庆指出,从供给看,当前货币信贷政策强调“均衡供给”,重点是避免一季度信贷投放过多,这将对3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产生一定影响,是一季度新增贷款总额同比多增1.14万亿元的重要原因。
【/h/]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多次强调信贷均衡供给,避免月度大起大落。例如,在《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透露将进一步优化宏观审慎评估(MPA)框架,引导金融机构适度平滑信贷波动,保持信贷总量适度稳健。
【/h/]广开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涛指出,从历史数据来看,1月、3月、6月和9月通常是信贷增长较多的月份。今年3月新增信贷3.09万亿元,虽然低于去年同期的3.89万亿元,但与其他历史年份同期相比并不低;从环比看,远高于今年2月的1.45万亿元。因此,3月份的信贷数据仍然很好地体现了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特点。
【/h/]分行业看,3月份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恢复增长,但同比少增1186亿元和1832亿元,反映出在楼市冷淡、消费不振的背景下,居民新增贷款需求受到抑制。企业贷款方面,短期贷款减少101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700亿元,票据融资仍为负,但减少2187亿元。
【/h/]王庆表示,目前房地产和城投两大行业处于调整阶段,信贷需求萎缩,存量贷款正在回笼,必然影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量。另一方面,虽然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增长,但在“信贷投放均衡”的要求下,银行未能通过短期贷款和票据冲量。
【/h/]受信贷同比减少拖累,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楼市低迷、企业投资活动不足的情况下,狭义货币(M1)继续低速增长,月末同比增长1.1%,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M2和M1增速“剪刀差”继续处于高位。
【/h/]社会融资方面,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8725亿元,同比少增5142亿元。主要分项中,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65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137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加38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增加1251亿元,表外票据融资增加1760亿元。
【/h/]刘涛表示,社融数据中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企业债券较去年增加近1300亿元,表明我国信用债市场日趋活跃;二是在当前规范资本市场发展的背景下,IPO股票融资规模有所下降;第三,政府债券融资同比下降很多。可能是金融机构尚未完全消化去年底至今年2月新发行的1万亿元政府债券,导致地方债发行速度放缓。
【/h/]关于第三点,他认为这也与银行净息差加速收窄、利润增速下滑、内生资本补充不足有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必要支持商业银行扩大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的发行。与此同时,央行急需在第二季度及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向银行系统释放更多可用的信贷资源。
【/h/]王庆表示,今年前两个月的宏观数据超出市场预期,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达到5.0%左右,高于此前的普遍预期。此外,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LPR)在2月份大幅下调,RRR的全面降息就在落地前不久,因此央行短期内降息和RRR的可能性不大。
【/h/]“不过,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状态,宏观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这意味着接下来包括大规模设备更新、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稳增长措施将扎实推进,房地产支持政策仍需进一步加码,不排除年中前后实施降息、降RRR的可能性。”他说。
【/h/]王青也指出,未来物价水平将继续处于平稳低位状态,海外降息潮临近,将扩大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后期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