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运行
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拍摄的新闻中心改造项目和安装在新闻中心室外的光伏地砖(3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在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拍摄的新闻中心改造工程和新闻中心外安装的光伏地砖(3月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摄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18日电(记者王存福)3月18日,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启动会在海南琼海博鳌东屿岛举行,标志着这一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政府共建的示范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进入近零碳运营阶段。
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热带海洋性气候”和“绿色减碳和建成区改造”为基础,通过能源、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等多领域深度减排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林业碳汇等新型高质量碳抵消措施,综合运用管理和市场手段,开展管理机制创新实践,实现新能源发电和能源结构新升级。
据介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技术措施集成、政策标准引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示范区已完成8大类18个项目建设任务,实现用电自平衡,进入近零碳运行阶段。
自2022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决定利用三年时间(2022-2024年),在海南博鳌共同建设近零碳示范区,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
日前,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成果被德国能源署认证为零碳运行区,通过第三方碳评估认证机构认证,达到《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中“近零碳区”的指标要求,并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认可,以及全国典型案例、优秀示范工程等荣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锴表示,通过一系列建设工作,1.92平方公里示范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从2019年(基准年)的1.22万吨/年降至目前的470吨/年;未来可通过加强岛内燃油车管理和碳抵消等方式进一步减少。其中,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能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1.1万吨/年降至接近零。实现了“近零、两降、六个100%”的原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