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研发能够精准识别血栓的纳米递药机器

ze1年前新闻1024

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DNA纳米机器,可自动发现血管内血栓,实现精准给药。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有望为治疗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提供新方案。

据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邮电大学王连辉教授介绍,血栓是心梗、脑卒中等急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临床上通常使用溶栓药物。这种药物会激活人体内的纤溶酶,这种酶可以溶解血栓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

“但溶栓药物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有危险。”王连辉告诉记者,人体血管受损后,纤维蛋白会形成凝块修复伤口。如果药物使用不当,过多的纤溶酶会无差别地溶解这些正常部位的纤维蛋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甚至严重的伤口暴露和出血。

有没有办法让药物只对血栓有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邮电大学晁杰教授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该团队历时近7年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识别血管内血栓的纳米给药机。

研究人员首先利用DNA折纸技术构建了一个长90纳米、宽60纳米的矩形片,然后将溶栓药物分子放在矩形片上。随后,研究人员利用DNA三链结构设计了一种门控开关,该开关将矩形片卷成纳米管以保护药物。

“门控开关是纳米机器的核心。“根据燕杰的说法,门控开关具有凝血酶适体,可以自动跟踪凝血酶。由于血栓附近的凝血酶浓度高,而伤口凝块附近的凝血酶浓度低,纳米机器可以根据浓度判断是血栓还是伤口。如果浓度高,打开纳米管并释放溶栓药物。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邮电大学高宇副教授告诉记者,小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纳米机器对脑卒中和肺栓塞的溶栓效率分别提高了3.7倍和2.1倍,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王连辉说,这种DNA纳米机器由人体碱基组成,可在人体内降解代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未来五年,研究团队计划利用大型动物模型进一步评估纳米机器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探索大规模生产工艺,推动研究成果早日应用于临床,造福更多患者。

相关文章

山东男子婚后每日跨城通勤162公里,6小时路途诠释家庭情深

近日,山东一男子的通勤故事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据悉,这名男子婚后每天需要花费6个小时,跨越162公里,从潍坊到青岛上班。这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通勤,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只为能和新婚妻子度过更多温暖的时光...

国羽除了梁伟铿都在看演唱会 只有梁伟铿在环球影城

  近日,国羽队员们被发现分赴各地,享受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演唱会。黄雅琼和刘雨辰出现在周深在南京的演唱会现场,而贾一凡则在北京的张杰演唱会中被粉丝认出。不仅如此,郑思维在重庆观看了周延的演唱会,王昶...

春风传税语 多彩税宣“向新而进”

为深入推进税法宣传,鼓励青少年学习、了解和宣传税法,树立依法纳税意识,4月1日下午,常州高新区税务局面向青少年开展“与税童共筑未来梦想”宣传活动,拉开了第33个税收宣传月的序幕。“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常...

交接完成!11月4日,回家!

交接完成!11月4日,回家!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1日,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截至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1月4日乘坐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东...

今日将迎来假期返程高峰

据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任沁沁)国庆假期进入第五天,全国主干公路交通流量持续高位运行。截至5日19时,除大中城市周边、重点景区周边部分路段、时段和事故路段出现排队缓行外,主要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

爱心不“打烊”!大年初一,他们用捐献热血的方式迎新年

吉姆记者燕文通讯员王浩爱情不“打烊”,但热血迎新年。春运的号角正在徐徐吹响。在阖家团圆之际,江城武汉的一群人通过无偿献血为患者送去新春祝福。武汉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向献血者任(中)及其家属表示慰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