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体育新热词中的大学问
2023年10月25日,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开赛。 新华社发2023年10月25日,全国暨美国乡村篮球赛(巴村赛)总决赛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打响。新华社
2023年,“村超”“村霸”“村派”等一系列乡村赛事相继成为热词,吹响了体育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号角。当法律回到春天时,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新的一年,乡村赛事如何继续保持热度,如何一路蓬勃发展,如何发挥助推乡村振兴的多功能价值,引发了多位出席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议。
“两江村赛”发源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唐跃强向记者分享了两组数据。“2023年,‘村巴’举办地台江县接待游客289.14万人次,同比增长74.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33亿元,同比增长94.66%;‘村超’举办地榕江县接待游客760.85万人次,同比增长52.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89亿元,同比增长73.94%。”
“村巴”“村超”已发展成为以体育为主导、文化为支撑、经济为歌唱的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新引擎。“唐跃强说,“村巴”“村超市”的不断“出圈”,带来了巨大的线上线下流量,加快了文旅体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步伐,有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的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包肖明看来,“村巴”、“村超”、“村派”等农村体育赛事的多功能价值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题中之义。
“希望推动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新形势新任务,也是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需要追求的新高度。”包肖明说,“村巴”“村超市”让体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区域资源利用、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是群众的创新创造,契合了乡村振兴、体育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背景。
“村巴”和“村超”不仅是体育活动,也是活跃社区、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其意义得到拓展。”他说,“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群众也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这也是群众体育的一个变化。"
乡村体育赛事具有如此多样和巨大的功能价值。如何把自己的“流量”变成“储备”,把“瞬间之火”变成“持续之火”,把“星星之火”变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各地要夯实群众体育服务基础,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动引导群众,推动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立足优势资源,塑造体育品牌。“乡村赛事的蓬勃发展,说明群众对健身体育设施的需求从量到质的提升。我们要用公共服务的理念,赋予体育更多意义,引领更多人参与体育运动。”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表示,各地应树立体育文化和体育品牌的理念,围绕各自的体育传统和地方资源,积极规划和协调,打造农村体育赛事的“一县一品”。
深化城乡互动,探索新模式。“未来,‘村巴’和‘村超’这样的赛事要想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在坚持本土化和乡土气息的同时,深化城乡互动。”包肖明说,例如,让大班村与贵州省贵阳市互动,并扩大农村比赛和活动的地域和文化空。“城乡深度互动后,可以促进农副产品销售,推动体育赛事品牌传播,促进更大的旅游消费,形成可持续发展态势。”
贵州村超比赛。 新华社发贵州村超比赛。新华社
坚持群众主体,加快文旅融合。“‘村巴’和‘村超市’之所以受欢迎,与黔东南州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政府引导等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密不可分。”唐跃强表示,各地可借鉴“两河村赛”的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群众主动、全民参与、民族团结”的原则,结合自身体育文化特色,顺应群众需求,引导农村体育发展,加快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做大做强体育品牌产生更多综合效益。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