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
3月1日,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湛江市共提交建议27件,内容涵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海洋牧场建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多个领域,聚焦社会热点、破解民困、汇聚民智、饱含民意,直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代表们提出的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书面或电话答复,一些单位发来了感谢信。一些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为湛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进一步推动了湛江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关于以湛江市为试点推进我国沿海海塘防护体系整治提升的建议》,水利部在答复中提到,自2022年起,自然资源部商财政部安排湛江市2022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资金2.5亿元。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对刘斌提出的《关于支持尽快建设何战高速铁路的建议》的答复中提到,2023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该项目调整的可行性研究,明确该项目应按每小时350的标准建设,并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去年,林水琪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向林水琪代表发来感谢信,信中提到,代表提出的因地制宜帮助企业纾困、围绕需求强链补链、精准帮扶等建议,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得到了认真思考和采纳。
建议:加大对南海区域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
答:打造现代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推动南海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去年,宁陵代表率科研团队调研湛江等地海洋牧场发展现状并建言献策,希望加大力度支持南海区域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宁凌指出,希望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分类型明确建设规范。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提高海洋牧场建设成效。对此,农业农村部答复称,正在组织专家和沿海渔业主管部门对海洋牧场概念开展研究论证并重新分类。自然资源部正在研究制定海域使用权立体化政策,明确海域使用权立体化审批和不动产登记要求。我们正在与农业农村部起草一份关于水产养殖用海管理的政策文件,支持海洋牧场用海,并进一步明确用海审批的相关要求。
对于代表提出的“加强科技赋能,提高海洋牧场建设成效”的建议,答复称,2023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印发意见,提出要推动产业科技创新,依托国家科研计划等项目,加大先进养殖技术和设施研发支持力度,完善技术体系和标准。同时,科技部支持广东省建设海洋领域重点实验室、广东湛江国家农业科技园等科研平台,集聚南海海洋渔业科技创新资源,为南海海洋牧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在提案中,宁陵提出希望加强市场化运作,丰富产业融合模式。农业农村部响应并积极支持各地海洋牧场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出台指导意见,提出海洋牧场创新管护行动,探索海洋牧场与深海养殖、旅游休闲垂钓融合发展。下一步将完善海洋牧场建设投融资政策,打造从种业、养殖、装备到深加工的现代海洋牧场产业链,促进海洋牧场相关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南海区域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建议:采取措施解决南美白对虾“卡脖子”问题。
答:加强养殖产学研合作和养殖质量监管,促进南美白对虾种业高质量发展。
去年,宁陵建议多措并举解决南美白对虾“卡脖子”问题。农业农村部回复称,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南美白对虾育种创新,在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中建立了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为加强南美白对虾育种产学研合作,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水产育种联合攻关计划的通知》,组织南美白对虾等7个重点水产品开展育种联合攻关。为充分发挥现代种业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水产种业优势企业评选活动,评选发布了包括6家南美白对虾企业在内的121家企业为国家级水产种业组建企业。同时,加快水产种业相关法律制度建设。2023年4月,农业农村部根据新修订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制定并发布了《甲壳动物产地检疫规则》,以进一步加强南美白对虾苗种的质量监管。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引进和关键育种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加强南美白对虾育种产学研合作和质量监管,推动南美白对虾种业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新气象,新征程。这一年,* * *在湛江聚焦党的决策部署和全省工作大局,围绕广东和湛江实际深入调研,广泛深入基层调研,听民声、集民意、聚民智,精心准备提案建议,建言献策、为民发声,高质量履职尽责,助力高质量发展。
湛江云媒体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