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家梁建章:未来年轻人比老人少了一半,90后退休时间可能要延迟到七八十岁【附我国养老行业前景分析】
【/h/]
【/h/](来源:摄图网)
【/h/]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全国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与此同时,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抚养比为21.8%。
【/h/]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普遍现象。目前,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任泽平的《中国老龄化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33年左右进入人口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然后将继续快速增长,直到2060年达到35%。
【/h/]30年来,中国建立了覆盖10亿人口、参保率超过90%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水平连续17年上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制度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h/]最近,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所有五六十岁的人都可以退休并获得丰厚的养老金,但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未来,年轻人将比老年人少一半。我们现在知道,它基本上是金字塔,8,4,2,1结构,未来的老年人肯定会把你的养老金减半,或者你只需要推迟退休到70岁或80岁。”
【/h/]
【/h/]当前,我国养老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养老服务需求迅速增加,养老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政府越来越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持社区养老模式创新、深化医养结合、推进智慧养老、开放养老金融市场等,推动形成了养老产业全方位供给体系。
【/h/]——非退休人员和退休人员养老需求分析。
【/h/]根据清华大学老年社会研究中心2020年10月发布的《中国人养老准备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完善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居住服务是非退休人员和退休人员的首选。与非退休人员相比,退休人员更注重家庭生活、充足的经济保障和发挥技能的能力。
【/h/]
【/h/]——梳理养老产业链
【/h/]随着我国老年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养老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养老产业链逐渐形成。目前整个养老产业可分为上游:医疗器械、食品医药、智能软件等行业,中游以提供养老服务的各类养老企业为核心,下游为老年群体及相关营销平台。
【/h/]
【/h/]-中国养老金市场规模预测
【/h/]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中国养老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到2022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已超过9.4万亿。由于中产阶级的养老意识逐步扩大,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8年,中国养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0万亿。
【/h/]
【/h/]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姚洋在公开场合提出,女性退休年龄应逐步延长至60岁。他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现代女性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她们有潜力和能力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姚洋教授指出,随着女性寿命的延长,她们有更多的工作潜力和能力。因此,将女性退休年龄延长至60岁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
【/h/]如何增加养老金市场的资金总量?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勇提出了一些建议。对于第一支柱,他主张以国家统筹为抓手,同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做好消费等存量改革的推进工作;对于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他认为要完善三支柱养老金制度,扩大以积累养老金为基础的结构性增量改革。
【/h/]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分享了她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实地调研的经验。她提到,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动地方政府建设养老院,并给予了很多财政补贴。养老院软硬件设施完善,老人对服务更满意。然而,她发现老人仍然不愿意向其他老人推荐养老院。他们认为最好的养老方式是呆在家里。即使养老院的条件很好,可以住一两天,但不能天天住。因此,她认为最好的养老模式应该是在熟悉的一切中变老。
【/h/]未来经济学家应用程序信息部分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养老产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公司的招股说明书和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的内容需要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