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能源发展背景下应用前景广阔【组图】
【/h/]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迦南智能(300880。SZ);金冠电气(688571。SH);姬旭电气(000400。SZ);金冠股份(300510。SZ)等。
【/h/]本文核心数据:智能电网行业发展历史;智能电网产业投资规模
【/h/]-智能电网的优势及其建设意义
【/h/]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先进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新技术形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点,可以更好地。
【/h/]智能电网的概念涵盖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减排、推动新能源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它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电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具体优势和建设意义总结如下:
【/h/]——智能电网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中国的智能电网被定义为“坚强智能电网”。在“2009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首次提出了中国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并确立了总体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UHV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运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建设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基本建成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国电能的发展方向将转向新能源。
【/h/]——当前智能电网空应用广泛。
【/h/]智能电网核心业务全景可分为核心业务域和能源域两个维度,其中核心业务域包括规划建设、调度运营、营销服务三个环节。智能电网在各个环节的主要应用如下:
【/h/]——智能电网投资波动较大。
【/h/]根据中国电力企业协会和前瞻统计的结果,近年来中国电网项目投资波动下行,主要是因为中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智能电网投资也呈现波动发展趋势,但大部分时间保持在600亿元以上。
【/h/]——“十五”期间,我国电网智能化投资约3750亿元。
【/h/]“十五”规划明确提到,“十五”期间,我国要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互联,增强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h/]根据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十五”期间,中国将新增500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9万公里,变电站容量90万KVA,现有通道输电能力将增加4万千瓦以上,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将开工建设6万千瓦以上,电网计划投资按照第三阶段规划智能化投资12.50%的数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智能化投资约3750亿元。总体来看,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前景良好。
【/h/]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h/]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能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资可行性研究、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文内容需获得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式授权。
【/h/]更多深入的行业分析可以在前瞻经济学人APP中找到,您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