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打造有温度的儿童友好城市
近年来,许多地方正在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步伐,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国家和省提出要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2年4月,湛江市政府颁布实施《湛江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将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列为儿童发展“八大”工程。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湛江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约占26%。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近年来我市儿童数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但我市缺乏专业的儿童活动场地。如何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满足更多孩子的学习和娱乐需求?今年两会上,CPPCC委员对此积极建言献策。
湛江市儿童公园举行“童心市集”系列活动。记者 张锋锋 摄湛江市儿童公园举办“童心市集”系列活动。记者张凤凤摄
打“组合拳”加快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目前,我市儿童友好型专属公共服务设施存在数量不足、类别偏少等问题。公园、广场、绿道等开放式空房间的配置主要基于成年人的活动方式和使用需求。希望加强对儿童活动空房间和设施的考虑,努力满足各年龄段儿童的多样化需求。”CPPCC委员吴寅说。
她建议,要充分发挥湛江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专班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定期研究解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出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规划、总体规划、建设指引空,构建机制保障、资金支持、功能完备、项目丰富的“儿童友好地图”。由* *政府牵头,建立“市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工作体系。结合“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农村和工业园区儿童需求和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统筹组织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的多个职能部门,汇聚各方力量,打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组合拳”,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细化实施方案,构建多层次儿童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工作。
“作为雷州文化的起源地,湛江拥有全省最长的大陆海岸线和全国最大的红树林湿地,文化和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与特色资源相结合。”吴茵上诉。
吴寅建议,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先行探索基础较好的县(市、区)、镇(街道),分批分期滚动推进,创建一批省、市级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镇(街道)和儿童友好基地。对不具备推进整体建设条件的地区,从儿童友好社区、儿童友好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母婴室等基层单位入手,为整体建设夯实基础、积累经验。
吴寅建议,要营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氛围,加强文化宣传、阵地宣传和活动宣传,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形成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的宣传,推动全市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关心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共识,形成社会合力。要大力宣传儿童友好理念,形成具有湛江特色的儿童友好品牌形象,进一步提高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感知度。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工作,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相关部门行动计划,出台激励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逐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让儿童成为湛江高品质宜居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让湛江成为一座充满温度的儿童友好城市。
打造湛江标杆儿童活动场地
“我市缺乏专业的儿童活动场地。现有场馆屈指可数,功能单一、设备落后、空间狭小、节假日人满为患,无法满足孩子们旺盛的学习和娱乐需求。”全国政协委员梁表示,大多数稍好一点的网站都是收费和销售产品,过于商业化。孩子们的娱乐时间要么是和家人一起购物,要么是在家看电视或玩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这会影响他们的视力和健康。长此以往,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不利,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我市目前的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省内很多城市都建设了专业的儿童活动场地,是孩子们学习娱乐的首选。
梁说,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成立于1957年,是广东省第一家独立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但由于场地狭窄、活动场所少,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难以满足群众对儿童活动场地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于读书,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要落实这些要求,少儿图书馆不可或缺。要支持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做大做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少年儿童活动场所的标杆。”梁张成建议支持湛江少儿图书馆的发展,为湛江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新亮点。
他建议,湛江市儿童图书馆的建设应考虑合并湛江市儿童公园的场馆,打破场馆空之间的限制,打造一个开放的“图书馆”。在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湛江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融入其中,让湛江独特的文化“活”起来,让孩子们在家乡优秀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活动,让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湛江云媒体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