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传艺人杨军:龙年拓龙纹献礼“湛江村晚”

ze1年前新闻653

印拓龙纹作品《龙年吉祥》。印拓龙作品《龙年吉祥》。

日前,家住湛江的拓片师杨俊勇用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拓片呈现了2024年湛江首届网络乡村春晚(以下简称“湛江村晚”),并印扩了龙作品《龙年吉祥》,向广大市民送上新春祝福。

打湿纸,定型,蘸墨,揭纸...1月30日,记者走进杨军川拓画室,只见他将一张宣纸覆盖在龙纹汉砖上,用毛笔轻轻擦拭、上浆、捶打、上色等。每一步都是温柔而细致的。随着他的动作,伴随着“哒哒哒”的细微声音,湿漉漉的宣纸开始出现。

一条威武霸气的龙纹拓印作品赫然跃然纸上。一幅雄浑霸气的龙纹拓印作品突然跃然纸上。

据介绍,拓片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拓印技术是为了保护铭文、石刻、青铜器和其他文物上的文字和图案而产生的。铭文和器具上的文字或图案是用宣纸和墨水清晰复制的。

“我打印和展开的时候,没有用很大的力,因为如果用力的话,整张纸就会断裂,所以这种着色还是很讲究的。”背着托宝的杨军用一只手熟练而有节奏地翻动着宣纸,并向记者介绍说,这是一种轻叩,不轻不重。纸张应该刚好适合笔画,不能被刺穿。

记者在杨军的川拓工作室看到,书架和墙一样高,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古砖古瓦,让人目瞪口呆——我眼前的所有方块都是杨军祖先积累的“宝藏”砖上的图案、符号和笔迹也包罗万象。一张铺好的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杨军拓印工具、大大小小的拓印袋、毛笔、喷壶、宣纸、墨棒、朱砂等。

杨军出生在一个安徽造纸家庭,已经做了五代造纸和拓片。在杨军的童年,他是闻着纸和墨水的香味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穷,最开心的事就是和长辈一起去大户人家做拓片。走几里路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主人的招待会上吃到美味的肉。”杨军回忆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对拓片了解不多,所以他只能作为助手帮他磨墨。没想到,他却成了一生挚爱。

当时,宣纸对普通人来说还是一种“奢侈品”,许多书画家甚至拿出一些古砖古董来交换宣纸。在纸张和古砖的帮助下,加上祖先造纸和拓片的影响,杨军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也有了学习拓片的难得条件,也学到了实用的基本功。

杨军正印拓龙纹作品。杨军正在印刷托龙作品。

从1997年到2000年,杨军和他的叔叔到处去卖宣纸。在此期间,他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有机会向许多装裱师和拓片师学习,这进一步提高了他的拓片技艺。2006年,到处卖宣纸、拜师学艺的“候鸟”杨军来到湛江,爱上了这座南方沿海城市的气候和人文气息,并最终在湛江扎根定居。

十多年来,杨军的宣纸和装裱技艺一直深受湛江文人的喜爱。随着以摄影为代表的记录技术的发展,传播这种耗时耗力的纯手工艺术急剧衰落。带着继承传统技艺的决心和个人爱好,杨军又开始苦心钻研拓片。

拓印作品《晋·傅贵常青树》。

“你看,这幅拓片上写着‘财富’二字,下面还画着一棵树,这与我们目前倡导的‘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是无价的资产’的理念不谋而合。”看着挂在墙上的“金财常青树”拓片,说,这些拓片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也承载着文明的基因和密码。为了传承拓片,杨军不仅去岭南师范学院授课,还在自己的店里开办了拓片培训班,寻找拓片的传承人。

“传播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它考验着各地熟练人员的耐心和技术。”杨军说,快速制作一幅拓片需要四五个小时,慢下来甚至需要几天时间。拓片是否制作成功,取决于拓片是否“黑白分明、墨色均匀、墨色密不透风、拓片完整”。

从汉画像砖上取下宣纸的杨军告诉记者:“这幅龙纹拓片是湛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军题写的。这件作品的质感很清晰。我用朱砂印的,颜色鲜红鲜艳。看起来相当令人满意。我希望带有这三个龙图案的拓印作品能为湛江村的夜晚增添色彩。”

40岁的拓片艺术家杨军特别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和闲暇之余摆上汉砖、碑刻等古物,并用墨汁和朱砂在旧宣纸上润湿拓片,调和水分,层层叠叠,使石头物体的文字和图案在纸上生动地显示出来,他致力于传播石头艺术杨军说,将举办个人拓片展,让更多人感受拓片的文化魅力,推动文物保护传承,走“传”的道路。

湛江云媒体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走进湛江

4月12日,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全省巡回展示交流活动——走进湛江”的6名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及其代表团走进湛江宝钢与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进行调研和现场对接,为世界赛高技能人才和产业搭建技术对接交流平台。...

多渠道搭建就业“暖心桥”

多渠道搭建就业“暖心桥”

驻湛高校毕业生代表走进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开展首场“沉浸式”访企活动。驻湛高校毕业生代表走进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进行首次“身临其境”的企业参观。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促进校企供需精准对接...

【时评】湛江元旦“烟火气”浓、“氛围感”足

据湛江云媒体报道,1月1日上午,一场以“欢度元旦,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主题的快闪活动在徐闻港上演。假日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重点商圈客流明显增加,节假日期间周边游乡村旅游人气上升。赤坎老街...

《吴川年例——奇艳穿龙门》榜上有名

5月9日,记者从湛江市文光旅游体育局获悉,由广东省文化馆联盟和广东省文化馆主办的“粤派云春”短视频征集活动近日公布了评选结果,共有60部“佳作”入选。其中,《武川年例——七彩渡龙门》榜上有名。据悉,2...

重点推进环北广东工程二期规划建设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广东省将重点推进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以下简称“环北粤工程”)的规划建设,通过实施雷州半岛白库钱塘湾池供水调蓄管网工程、 雷州半岛灌溉工程和雷州半岛绿美水梅村建设...

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入选“全面绿色转型典型案例”

8月15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广东省宣传活动现场发布了“全面绿色转型典型案例”。由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下称有限湛江)报送的“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下称乌石23-5项目) 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