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67例“洗肺”!7岁男童肺部实变!紧急提醒……
最近,
小儿支原体肺炎备受关注。
孩子什么时候传染?
需不需要输液,“肺灌洗”?
担心医院拥挤,可以用自己的药吗?
一个7岁男孩咳嗽了一个星期。
肺实变。
近日,据大湾新闻报道,7岁男童蔷蔷(化名)发烧咳嗽六天,体温在40度左右波动。他在当地医院住院,但病情没有明显好转。
& quot;孩子咳嗽越来越厉害,精神越来越差& quot蔷蔷的母亲非常焦虑,最近将她的孩子转移到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安徽儿童医院)。胸部CT结果显示:颈胸部皮肤下及纵隔间隙广泛气胸;左肺上叶和右肺下叶多处炎性病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我院儿童呼吸科主治医师王艳评估病情后,紧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发现其肺左上叶和右下叶基底段被痰液血栓完全堵塞。对他进行了灌洗、钳取等手术取出痰液血栓,并对肺炎区域进行了准确的药物涂抹。
经过治疗,蔷蔷的体温开始恢复稳定。四天后复查胸部CT,发现实变范围比以前更宽。医生用纤维支气管镜再次清理气管内堵塞的痰栓。目前孩子体温已恢复正常,偶有咳嗽,症状明显好于之前。
据大湾新闻报道,蔷蔷的病并不是个例。由于近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部分患儿甚至出现明显的肺部并发症,如肺实变、肺不张等。复旦儿科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内镜室的工作节奏也开始紧张起来。
& quot;以前我们平均每天只有10例左右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最近平均每天要做50多例,高峰日做了67例。这个检查也是家长常说的。"王艳介绍,由于很多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引起痰液栓塞,必须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除痰液栓塞,保持呼吸道通畅。
关于支原体肺炎
& quot;肺灌洗术”的真相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介绍,“肺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一种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的微创内镜技术。支气管镜是一种带光源和透镜的软性内窥镜。手术时,将软性内窥镜经口或鼻置入,从气管进入支气管,可帮助医生直接观察气管、支气管粘膜和管腔的病变情况。支气管肺泡灌洗是指通过支气管镜向支气管肺泡内注射规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充分吸引合格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后,再进行相关检查,特别是传染性病原体的检测;同时可对肺炎局部进行冲洗,使肺炎区排出大量炎性分泌物(痰液),从而达到诊治肺部疾病的目的。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关伟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关伟
来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关伟
对于家长担忧的“肺灌洗”手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伟11月1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确实有支原体肺炎患儿接受肺灌洗治疗。肺灌洗有严格的操作指征,如肺不张、局部实变,甚至出现坏死、痰栓等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此时可能需要支气管镜下肺灌洗,使气道通畅,显微镜下也可以看到肺部病变的程度。"
支原体肺炎
输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吗?
支原体肺炎输液治疗最好吗?周伟说,一些家长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治疗更好,但没有这样的结论。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法。重症肺炎患儿可选择静脉输液,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可口服药物治疗。
& quot;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开始发烧前有数天的潜伏期,此时患者具有传染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伟表示,戴口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但让孩子一直严格戴口罩是不现实的。少去人多的封闭公共场所,定期室内通风,定期学校清洁消毒,增加户外活动,都有助于预防感染。
建议老人和小孩接种肺炎疫苗。
遵医嘱选药。
除了支原体,细菌和病毒也能引起肺炎。北京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叶欢建议,肺炎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幼儿和老年人尤其要注意预防。建议65岁以上老人和儿童接种肺炎疫苗。虽然目前还没有针对肺炎支原体的疫苗,但肺炎疫苗可以对各种肺炎球菌起到预防作用。
专家建议,针对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药物的选择是不同的。比如对于支原体肺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都没有效果,最常用的抗生素是大环内酯类。疑似感染肺炎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确诊后给予针对性治疗,避免盲目用药等“自己拿抗生素”。
来源:朝新钱江晚报综合